主讲人:金融系2017级金融工程专业一班谢纪栋
【真题】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分布在不同部门(行业)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意味着( )
A.某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
B.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所得到的利润大体上均等
C.各部门资本家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D.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利润率平均化的理解。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利润率平均化是什么?
我们的题干给出了几个条件:资本主义的逐利性、不同部门、竞争。这些条件所引出的最终结果就是题目重点:利润率平均化。
接下来咱们举个例子,来深入了解什么是利润率平均化。
中秋快到了,那咱们就假设,我今年投资一家汉服服装厂,中秋节挣小姑娘的钱。而你们投资了一家月饼厂,卖月饼的,你们爱吃什么馅儿的就投资什么馅儿。
服装厂做一件汉服成本是100块钱,料子比较好,售价240块钱,那么利润就是120块,我的利润率就是(120/100)*100%=120%。
月饼厂做一盒月饼,算上面粉、包装那一堆乱七八糟的,成本也是100块钱,卖价是200块钱,那利润就是80块,利润率就是(80/100)*100%=80%。
看利润率就知道咱们现在都是“万恶”的资本家。但是,我们厂的利润率是120%,你们厂的利润率是80%,你心里高兴不?资本家都有逐利性啊,你们的利润率比我少,肯定不高兴吧,毕竟咱们都是一样的成本。不过你们要是高兴我也没办法哈。
这样,咱们投资的两个卖的东西不同的厂子就在中秋节期间产生了竞争。你们看我投资的厂子一下子能挣的比你们多,就想要不来年你们也来投资汉服。
第二年,中秋又快到了,咱们又开始投资。这次投资的是两家不一样的服装厂,都是做汉服的。由于咱们都投资汉服,市场上的汉服供应量变多了。投资增加了,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是不是会导致价格发生变动啊。要降价才能多卖对吧。
那就凑巧一点,一件汉服的售价降到180块钱,成本不变还是100块,那么利润率就是(180-100/100)*100%=80%。而今年的月饼市场投资减少了,成本增加到120块,价格上升到216块,假设需求还不变,利润率是(216-120/120)*100%=80%,利润率相较于去年仍不变。这样两个市场是不是利润率相等了啊。其实这么举例子比较极端,就是方便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利率并不平均。不平均是经常的、长期的,平均则是偶然的、暂时的,这才是现实的规律。
这个例子,大致就是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那么理论上的过程是:
1.以利润为目的的生产。咱们投资是为了挣钱,这个挣的钱,就是利润。
2.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你们将投资于月饼市场的资本,转移到即在第二年投资于汉服市场。
3.资本的转移引起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就是上面解释的部分。
4.商品价格的相应变化。即月饼价格上升,汉服价格下降的变化。
5.各部门利润水平的相应变化。汉服市场的利润率下降,月饼市场的利润率不变。在现实中,月饼市场的利润可能会上升,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因为价格上升过高而导致利润下降。
6.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持续到不同部门间的利润水平大体相等为止,平均利润率就形成了。也就是那两个极端值80%。
两个市场上需求都不变对吧,汉服市场,销售量不变,价格下降;月饼市场,价格上升,销售量不变。是不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不管价格变动多少,该花的钱,还是会花出去。两个市场的资本家还是会挣到钱。
这反映了利润平均化规律,在瓜分剩余价值上,资本家之间存在竞争和矛盾,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资本家之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大致理论就是这样的,现在咱们来看选项。
A选项,某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想想刚才的例子,是不是汉服厂工人造出来汉服的剩余价值转移到了投资月饼厂的资本家那里了。那很明显,A选项是正确的。
再来看B选项。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所得到的利润大体上均等。在一开始,我投资汉服厂,你们投资月饼厂,投资量相等的,但是由于利润率的不同,我们获得的利润也不相等。在现实中,总有的行业挣钱,有的行业不挣钱。这个很好理解,B选项就是错的了对吧。
C选项,各部门资本家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资本家都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去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目的是相同的,即阶级利益是相同的。
最后来看D选项,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很明显啊,银行挣的可不少,大家都心知肚明。我觉得都不用说吧。
这道题选项很容易懂,根据现实情况可以排除B、D选项,又是多选,选A、C选项就得分了。当然这是不理解利润率平均化的方法啊,大家尽量去理解,争取看完选项立马选出答案。
祝各位考研顺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