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国家的信用。
一种超发滥发的货币在透支信用的同时,也可能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1998年,新卢布取代几乎一文不值的前苏联旧卢布,俄罗斯也开始焕然一新。然而,卢布在新世纪经历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和今天的俄乌战争后,开始了它的轮回之旅。
一 卢布之殇
3月12日中行公布的现汇买入价,一卢布可以兑换5.3分人民币,而一日元则兑换5.4分。而战争之前,一卢布一直徘徊在价值0.1元人民币左右。
这一切来源于一场大多数人都无法预料到的战争。2月24日,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在乌克兰北东南三个方向同时展开。2月28日, 西方加码金融制裁后的首个交易日,俄罗斯卢布兑美元一度暴跌近30%至历史最低点,欧元等非美货币也大幅下挫。包括美元和日元在内的避险货币则受到追捧。
卢布的下跌也连累了欧元,发生在欧洲的战争,让欧元无处可逃。欧元曾在过去的一年中接近8的高点,在7字头呆了好几年后,突然破7触及6.8的低点。笔者有欧元收汇,欧元的大跌也让我心惊肉跳。如果按照高点计算,仅因为汇率,理论上我们公司可能损失了几十万人民币。好在我对欧元进行了锁汇,并利用欧元贷款对冲了部分风险,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为什么战争一爆发,卢布就下跌呢?这得从支撑一国货币稳定的因素说起,最主要的是政治稳定,经济强大,贸易繁荣。其中经济强大最主要的是制造力强大,国家有别人无法替代和具有巨大优势的制造业,比如美国的军工,德国的机床,日本的精密仪器等。支撑货币稳定的三脚架,缺任何一个支脚,货币都可能坍塌。
从另外一方面说,拿着该国的货币,得容易买到该国生产的任何产品。如果货币买不到该国的优良产品就可能一文不值。成堆的津巴布韦货币,在哈拉雷(首都)也可能让你无法填饱肚子,因为津巴布韦货币没有充足的粮食背书。
圣彼得堡的一处餐厅,甚至很多水果都是进口Sky摄
而支撑卢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它在国民经历的比重中超过一半。据统计欧盟2021年天然气的进口量45%来自俄罗斯。如今支撑卢布的政治局面和贸易往来因为战争已经不复存在,欧盟开始削减俄罗斯油气进口,卢布应声下跌。
全世界都在抛售卢布,供求关系更助涨了卢布下跌的恶性循环。
欧美最近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是当今最发达的经济的集体行为(包括G7),范围包括金融、贸易、文体、能源、食品、医疗等。
制裁就像高悬在卢布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剑还没有落下,卢布就无法恢复正常呼吸。
二 贬值对俄罗斯民众的影响
俄乌战争开始后,卢布贬值导致按照卢布计价的俄罗斯商品也因此涨价,据一些俄罗斯的朋友说,他们超市的货物涨了30%以上。另外,我的俄罗斯客户通知,取消成衣上挂了多年的价格牌,准备灵活定价。
物价上涨老百姓感觉生活成本越来越大是一方面,同时还意味着商品品质和老百姓生活品质的下降。作为多年俄货供应商,我深谙其道。
2010年前后,卢布因为俄罗斯经济稳定发展表现抢眼。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当年在莫斯科的时候,可以用带来的美金在遍布莫斯科大街小巷的外汇兑换点换到卢布,这些私人的兑换点有点像香港街头的货币兑换点,只不过香港欢迎的货币更多。莫斯科小店兑换的货币主要是美元和欧元,店门闪烁的电子屏里有最新的报价。那几年一美元大约能兑换30-40卢布之间。
我不得不承认那是我们中国供货商最美好的年代。卢布值钱,俄罗斯客户通过美元提供的采购价格就高,对采购商品的价格就不像这几年这样敏感。我认识的很多做俄罗斯生意的老板几乎都在2014年之前发了财。
当时我们可以源源不断的向俄罗斯输送羊毛、马海毛、绢丝、羊绒等中高端纺织材料制造的商品,让我们可以在莫斯科喝着上等伏特加勾兑的鸡尾酒,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
好景不长。
2014年,俄罗斯通过独立公投吞并克里米亚,开始了卢布在克里米亚的强制推广和使用。卢布因为欧美制裁大跌50%。
我们客户的反应是让所有供应商给客人至少打折20%。服装的利润一般不到20%,我算了下可能会损失大半年的利润。后来此举遭到所有供应商联合抵制,虽然最后还是有一部分人给客人打折了。
我没有打折。从逻辑上说,如果卢布跌了你们就要打折,那么涨了是不是也可以加给我们?以后难不成还天天盯着卢布看?
之后我们和客户一起开始共度时艰。取消羊绒、绢丝这些高端材料,我建议含有20%羊毛纱线的NOS(Never out of stock ,永不下架)款改为10%羊毛。2022年的新款开发的时候,甚至连羊毛都很少使用了。出口俄罗斯的很多羊毛衫开始变得一根羊毛都没有。
这带来的直观感受是俄罗斯老百姓生活质量的下降。俄罗斯人靠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本来值得拥有更好的商品、更有品味的生活。但是在卢布贬值之下,只能让我们将原材档次一降再降,而生产的厂家因为价格原因也越来也少。在较高的人工成本下,显然会有更多的工厂配合,竞争之下他们往往也代表更高的质量水平。
谁都要赚钱,大家只能牺牲原材料、人工,还有老板们高消费能力的来源——利润。而俄罗斯人显然也失去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管中窥豹,我们可以想象俄罗斯从外国进口的其他生活用品的质量。
几年前的莫斯科街头 Sky 摄
俄罗斯还大量进口的商品,除了服装还有鞋、包、皮带等皮革制品,布料、床上用品等纺织品,化工产品,玩具、食品、工程机械及其配件,汽车配件、电子产品、轻工业加工设备等等。
俄罗斯皮糙肉厚产品的背后,是卢布贬值的直接外在表现。
三 谁来拯救和抄底卢布?
2014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规模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当时就有一些非议,卢布大跌使得中国无异于向俄罗斯"直接送钱" 。如今,面临欧美的制裁大棒,任何公开支持俄罗斯的行为都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位于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的绥芬河市,是已正式被国务院批复为中国首个卢布使用试点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允许一种外币在中国某个特定领域行使与主权货币同等功能。绥芬河成为中国首个卢布使用试点市后,卢布可在绥芬河自由存取,俄罗斯游客可用卢布直接吃饭、购物、打出租车等。但是即使考虑整个东北的经济体量,绥芬河的卢布使用对俄罗斯来说更具有象征意义。
俄罗斯面临的是史上最严厉的制裁,踢出SWIFT, 取消最惠国待遇,拒绝采购俄罗斯产品,行业巨头退出俄罗斯市场......
谁也无法拯救卢布,除了俄罗斯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俄罗斯其实还有很多底牌,它唯一要做的只是谈判桌上的妥协而已。
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原油生产国之一,每天生产超过1000万桶原油,俄油占欧盟原油进口的27%。煤炭方面,俄煤占据欧盟煤炭进口的46%。而俄罗斯天然气常年占据欧盟进口的四成以上。这些缺口欧盟短期内无法弥补,虽然长远来说还谈不上无法替代。
最关键的是,谁也无法威胁俄罗斯本土,因为俄罗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库。
这些都是卢布少有的机会。
鉴于以上判断,最近很多国人都在抄底卢布。我有些土豪朋友最近也在问我抄底卢布的事情,因为他们相信卢布跌了这么多了,充满了机会。我却给了坚决否定的建议,在支撑卢布的政治和贸易稳定还没有恢复之前,任何侥幸的行为都被我视为自杀行为。
我还在微博上看到很多国人在买卢布,很多都是抱着支持俄罗斯的态度去的,说大不了当捐款了。且不说他们支持谁的对错,如果自己把自己的钱不当回事,财富态度就决定了他们的结局。任何不尊重自己血汗和财富的行为注定会被财富反噬。财富只会流向尊重财富、喜爱财富和分享财富的人。
美国畅销书作家哈维·艾克曾在他的代表作《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有钱人玩金钱游戏是为了赢,穷人玩金钱是为了不要输。少数人的盲目跟风起不了什么作用,真正左右市场的大多金融巨头目前忙着做的是做空卢布。即使短暂的反弹也充满了陷阱。
我们注意到对俄制裁没有松绑的迹象,和俄罗斯经济脱钩的欧盟正在布局新的能源计划。3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新能源独立路线图,力求从天然气开始,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欧盟将多元化进口气源、加速可再生天然气开发、减少天然气使用,在2022年底前减少三分之二的俄气进口。
还有八年,欧盟将改变能源结构,这八年也是俄罗斯改变自己的时间窗口。这需要俄罗斯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如果没有能源导向的产业结构转型适应这种变化,俄罗斯经济将荆棘满途,卢布也就没有希望。
这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结束语
2013年12月11日俄罗斯央行批准了用于代表卢布的货币符号₽,其形状为大写的西里尔字母P,不过在P的下半部分辅以一条水平线,这样字母P的中部就形成了一个"=",这两条平行线象征卢布的稳定地位。遗憾的是,卢布从来也没有稳定过。
最大面值5000的卢布上印的是尼古拉·穆拉维约夫, 在历史上他是侵华先锋。1858年,趁太平天国内乱清政府无法北顾时穆拉维约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意思是征服东方。
新版5000卢布上的穆拉维约夫眺望东方
全世界的货币上都印着本国最智慧、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他们有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艺术家,穆拉维约夫显然不属于这一类人。直到今天俄罗斯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土地的天然渴求。在G7通过金融和贸易融通甚至控制世界的时候,很多俄罗斯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对土地和人头的留恋上。
也许有一天俄罗斯能将写出《战争与和平》的托尔斯泰、写出《罪与罚》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文豪印在卢布上的时候,才是卢布最好的时候,也是俄罗斯人最幸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