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常常认为有必要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护本国货币的价值。央行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外汇储备来达成此目标,或简单地提及某一特定货币的价值被低估或高估,让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来完成剩下的工作。本文着眼于央行干预的不同类型,以及交易前需要记住的重要事实。
什么是外汇干预?
外汇干预是指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或纠正外汇市场失调而买进或卖出外汇的过程。中央银行随后通常会随之调整货币供应量,以抵消当地经济中任何不利的连锁反应。
上述机制被称为“冲销干预”,本文后面将与其他货币干预方法一起讨论。
外汇交易员如何对央行干预进行交易
交易员必须记住,当央行干预外汇市场时,波动可能非常剧烈。因此,有必要设定适当的风险回报比,谨慎地进行风险管理。
当当前趋势与央行希望汇率处于的方向相反时,央行就会干预外汇市场。因此,围绕中央银行干预进行交易非常类似于交易逆转。
此外,外汇市场倾向于预期央行的干预,这意味着,在央行干预之前的时刻,逆长期趋势而动的情况并不少见。因为没有人能保证交易者在进行交易前能够发现新的趋势。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干预外汇市场?
中央银行普遍认为,干预是刺激经济或维持理想汇率所必需的。如果本币升值到令本国出口产品对外国更加昂贵的水平,各国央行通常会买进外币,卖出本币。因此,中央银行有意地改变汇率以使当地经济受益。
以下是央行为应对日元兑美元走强而成功干预汇市的一个例子。日本央行认为汇率不利,迅速进行干预,使日元贬值,导致美元对日元汇率走高。干预发生在蓝色圆圈所描绘的时间范围内,效果很快就实现了。
虽然大多数央行干预都是成功的,但也有例外的情况。下图描述了美元/巴西雷亚尔货币对的汇率干预例子。该图表突出显示了央行干预以阻止巴西雷亚尔下跌的两种情况。很明显,这两种情况都未能立即让雷亚尔兑美元升值,因为美元继续走高。
货币干预是如何起作用的?
央行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干预措施。这些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顾名思义,直接干预会对外汇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间接干预则通过侵入性较小的手段达到央行的目的。以下是直接和间接干预的例子:
· 操作干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央行干预。它包括央行买入和卖出外币和本币,以推动汇率达到目标水平。这些交易的纯粹规模推动了市场。
· 口头干预:这是一个间接外汇干预的例子,央行提到,如果当地货币达到某种不受欢迎的水平,它可能会干预市场。顾名思义,这种方法更多的是讨论,而不是实际的干预。在中央银行准备干预的情况下,交易员自觉的集体将货币带回到了更可接受的水平。
· 联合干预:这是口头和操作干预的结合,在多个央行对汇率表达同样担忧时最为有效。如果许多国家的央行加大口头干预的力度,其中一家央行很可能会进行实际操作干预,推动汇率朝着理想的方向走。
· 冲销干预:冲销式干预包括中央银行为影响汇率而采取的两项行动,同时保持货币基础不变。这涉及两个步骤:买卖外币,以及与首次交易规模相同的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