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605点 下半年人民币汇率预判

2023-10-21 17:02

人民币中间价今日下调605点至6.7671,已连续第7天调降,中间价贬值至2017年7月14日以来最低,降幅创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大。继短线连续跌破6.81、6.82关口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继续走低,现破6.83关口。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81关口。

这一波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是从离岸市场开始的,从6月14日开始,离岸人民币汇率价格持续弱于在岸人民币汇率价格。然而,“离岸人民币汇率最终将被在岸人民币汇率所牵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

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看来,这一波人民币汇率下调主要是因为美元快速走强导致的。近日美元加息预期上升,推动美元指数突破95关口。

“考虑到最近的人民币汇率回调,是美元走强导致的,而未来美元并不必然走强。”管涛分析,预计短期内市场看空情绪集中宣泄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会重新回归经济基本面。

管涛进一步强调,人民币汇率的回调不意味着资本出现外流,市场担心的资本市场失血并不一定存在。他的依据在于,6月份人民币汇率快速回调,但统计数据显示,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双升,结售汇顺差131亿元人民币,为连续第三个月实现顺差。

连平表示,本轮汇率波动是市场经济规律自身运作的结果,是市场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自发反应。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银行结售汇情况、外汇储备变化来看,本轮汇率波动完全是由市场因素主导。

在连平看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是在合理均衡区间波动。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其二是我国国际收支整体平衡,没有出现大幅度逆差或顺差。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人民币汇率依然处在双向宽幅波动的区间,没有形成贬值趋势。

首先是减税对美国经济刺激效应在3季度会有所减退,届时美元会有所回调;

其次,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是把上半年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拉回到中性的立场上,并没有转向宽松,因此也不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负面冲击。

“市场无需因外部不确定性而恐慌。”管涛强调,因为从历史来看,事情的结果并非如设想的那样悲观。最近的一次例子就是2016年6月末英国脱欧公投,当时的一种恐慌心理认为这对英国来说是非常负面的,外汇市场也因此发生剧烈震荡,英镑汇率暴跌。

今日人民币兑换英镑率_英镑换人民币汇率今日_英镑兑换率人民币最新

但后来事实证明,这只是事件驱动市场造成当时负面情绪集中的宣泄。理性来看,一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不可能是因为一个事件就发生根本上的改变。现在来看,确实如此。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对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的增长预测和对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新兴经济体的预期,仍然维持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测不变。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调的过程中,外资一直在坚定“买买买”人民币资产。其逆向思维的背后,是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看好。

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的驱动因素

7月19日北京时间17时47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8006元,当日跌幅超过500点。创去年7月以来最低。人名币持续贬值受多方因素共同作用。

国内多项经济指标稍显疲弱。2018年6月CPI同比上涨1.9%,符合预期并且高于前值。由于新涨价因素较为乏力,食品项价格大幅下滑。受618网购降价影响,消费品环比下跌2%。6月PPI同比上涨4.7%,高于预期与前值。然而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PPI增速因素缺失。加之出口受加税预期影响,PMI新订单6月比5月小幅下降1.13。以上各项指标都一定程度上拖累人民币汇率。

虽然汇率贬值,但近期资金外流压力并不大。2018年7月18日,虽然陆股通合计净流出1.05亿元,从总体外汇储备数据来看,总体外流压力不大。我们知道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可以反映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自从人民币逐渐加入SDR和MSCI后,人民币成为国际新型避险货币。长期而言,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依然向好。

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元指数的反弹是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弱的重要原因。如上文所说,美元作为人民币的“背面”,二者高度负相关。美元指数从2016年末至2018年2月中旬从高点的103.29开始走弱14%以上,至下滑的阶段性低点88.57。同期人民币汇率从低点6.96回升幅度超过9.5%,至6.30。而从2018年3月底,美元指数走强升幅超过7%,至当下95.07。同期人民币汇率从高点6.30贬幅达6.5%,至6.7066。由于人民币对包括欧元、日元等多种货币的一篮子保持币值稳定,因而相对美元贬值。

对2018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预判

“汇率适度贬值+保外储+国内宽松稳杠杆”或将是我国下半年政策组合。我国国内现阶段货币政策基调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相应的国内利率有一定下行空间。而反观海外,美国由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持续,美国国债利率则有上行的倾向。国内外利率走势相反,使得人民币汇率具有一定贬值压力,如果要维持人民币币值坚挺,则可能出现一定的套利型资金跨境外流,对我国外汇储备安全形成一定威胁。而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走势,属于主动、及时释放由于中、美利差收窄导致的人民币贬值压力。汇率适度贬值至均衡水平,使得跨境资金失去套利空间,从而得以稳定我国外汇储备规模。

国内基本面方面,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入,我国实行了结构性减税,结构性监管,对中小微企业精准滴灌,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等,我国基本面韧性仍存,不必担忧人民币汇率过大幅度贬值。立足内需是我国的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消费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支撑点。近年来,随着扩大内需,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等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不断上升,在这种政策指引下,中国内部的投资、消费对经济的贡献逐步上升。从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6月消费略超预期。虽然消费改善的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假期效应,(能否持续不确定,所以信用收缩的影响仍将持续。)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已从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例也从2007年的约10%下降到去年的1.3%。并且为叛国的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经济的净增长率仅为9.1%。经济的内生潜力较大。

预计2018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目标区间将在6.8-7.0。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内需对经济增速的有力支撑,同时结合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提供适度充裕流动性,对冲企业信用风险压力上行的稳增长环境,人民币汇率的中枢下半年仍将总体稳定。但近期由于中美利差变化而对人民币形成一定的贬值压力,需要及时释放。我们预计至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继续温和贬值至6.8至7.0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