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2005.06.1402:54
何志成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裴传志日前在“2005年交易会员座谈会上”透露,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计划年内推出银行间美元对人民币做市商净资产返还制度,后续还将推出银行间人民币远期汇率。 期货交易业务。 此外,他还透露,尽早推出银行间各类债券网上交易、成立中外合资货币经纪公司等十大问题被列为2005年重点工作。上述举措,加上“5月18日”后银行间外汇做市商ROE制度的稳定运行,都表明中国政府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项改革将进入2005年下半年进入快车道。
过去一年,世界多国都在关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这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26年来取得的政治经济成就以及巨大的财富积累,为人民币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精神(信心)和物质基础。 然而,与一些国家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仅仅视为与美元脱钩或大幅升值的预期相反,人民币改革思路的核心或关键点并不是未来某个时候人民币会朝哪个方向浮动,但人民币会朝哪个方向浮动。 就是要把我国金融体系融入世界现代市场经济潮流,赋予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更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实现这一目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要体现决心,更要体现智慧。
从中国政府逐步出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这一重大改革是明确、稳健、渐进的。 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步骤:首先要有市场,然后有价格; 必须先交易外币对,然后交易人民币; 交易必须首先发生在银行之间,然后发生在机构和私人团体之间; 人民币价格首先要对美元浮动,然后再与国际市场主要货币对浮动; 只有人民币对国际市场主要货币对按照市场价格浮动,人民币的国内市场才是真正的; 而只有普通中国投资者能够公开参与国际市场(外汇)交易,人民币才能以稳定、真实的形象走向世界。 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我们高兴地看到,2005年,上述大部分步骤都能完成。
必须强调的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 首先,合理稳定的人民币币值曲线是国内银行业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没有汇率市场化,就没有利率市场化,没有这两个市场化,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 汇率改革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改革全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改革后人民币的“价值”必须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上升相一致。 所谓的一致性并不是指升值,而是指中国的货币市场。 要获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中国货币做市商的ROE报告的人民币价格必须能够引导甚至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人民币市场化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投机者或金融巨头操纵国际市场价格的工具,甚至利用人民币价格制造事端,那么改革就不算成功。 以此条件衡量,很多细节还需要细化——比如做市商的股本回报率制度——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须谨慎。
必须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国际环境正在改善。 今年以来,全球三大经济体之一的欧盟可能因欧元汇率大幅下跌而降低了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要求; 而日本则由于长期对华贸易顺差,在人民币汇率上基本没有发言权。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出现缩小迹象,美国强硬派政客可能出现分歧。
然而,总体环境的好转更有可能令人意外。 一系列消息表明,中国政府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做了大量准备。 我们的银行、企业、老百姓也必须做好准备。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