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投资和信贷大量增加,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无论是与我国过去相比,还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都大大超过了发行量。 截至今年一季度,广义货币(M2)已突破100万亿元。 2002年初为16万亿元,10多年来增长了5倍多。 我国货币总量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200%。 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约为美国的1/3,投资金额比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美国高出1.5倍。 排名世界第一。
一般来说,货币数量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但现实中,货币超发后,往往不会出现市场上所有商品同时同比例上涨,而是有的商品涨价猛烈,有的上涨相对平稳,有些人不会。 价格有下降趋势。 这是由特定商品的需求、供应条件和买家期望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国内主要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上涨最为突出、最为凶猛。
众所周知,当前人民币升值更多是由美元贬值推动,而非人民币主动升值。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本身的问题和农业产业链相对薄弱,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同步上涨。 这成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重要原因,但老百姓却感觉贬值,钱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不值钱。
这种情况对国内经济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例如,帮助国内企业降低进口成本,从进口国内所需原材料、能源、高新技术产品和各类消费品中获益,以及偿还外债等。 它还将帮助中国人海外旅游、学习和投资。 但会增加国内企业的出口成本,特别是那些完全依赖低价产品、廉价劳动力、利润微薄的企业。
流行的外汇储备和美债损失惨重的说法可靠吗?
随着人民币升值,也就是美元对人民币不断贬值,如果李阿姨八年前存了一笔美元,今天想换人民币的时候,金额肯定会大大减少。 因此,国内不断流行这样的说法:美元贬值,让人们持有的美元,尤其是政府购买的巨额国家外汇储备和美债遭受严重损失。 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美债迄今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超过1万亿美元。 这样一来,剩下的美元也将成为废纸。 这是因为外汇储备受到国际阴谋的损害。
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混淆了货币的内部贬值和外部升值。 需要明确的是,内部贬值反映了国内购买力的下降,是货币的自我比较; 而对外人民币升值和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作为一个汇率概念,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比较。
现代社会,除了收藏之外,人们追求货币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买东西,包括兑换其他货币的便利。 即购买中国商品需要人民币,购买美国商品需要美元,并且可以使用美元进行国际支付。 商品,而不是保证以人民币或其他货币购买的价值。 因为在当今的自由兑换体系下,没有一种货币具备这种能力。
因此,看持有美元是否受损,美元是否会变成废纸,还必须分别看美元国内购买力和美元汇率,而不是只看汇率仅美元兑人民币。 即前者取决于美国物价水平,后者取决于美元指数。
过去10年左右,美国通胀并不高,平均每年2.5%左右。 如果以波音747飞机的采购来看,其价格从2008年的每架飞机3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每架飞机3.1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87%。 这表明,虽然中国人持有的美元国内购买力相对于全球其他货币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仍然是最低的之一。
只要美国债券的年收益率高于2.5%,或者高于美国物价指数,那么它的购买力相对于一篮子消费品或者波音747就不会损失。
看美元对外升值或贬值,不能只看与人民币的关系,还要看美元指数。 该指数衡量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 美元指数的上涨表明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格有所上涨。 美元对外升值,美元走强。 这意味着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将有利于美国进口,但不利于出口。 此时,也意味着持有美元的其他国家和个人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增加。 相反,国际购买力下降,有利于出口,但不利于进口。
近年来,美元指数一直在70至90点之间波动。 最低为78.77,最高为2012年80.20; 今年1月份为79.21,7月份一直在80以上。
对于持有美元的其他国家和个人来说,其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美元计价商品的购买力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它不像美国那样“值钱”,但肯定没有变成废纸。 因此,阴谋论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因此,持有美元的人,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会回购对自己有用的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投资),特别是美国市场上的一篮子商品(相比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美元的购买力更加稳定),价值实现了,没有“痛苦”。 长期持有美元或仅仅为了维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某些商品并在未来购买人民币或欧元的能力,都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