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主要影响如下:
1、人民币升值标志着人民币资产整体升值,人民币股票当然应该上涨。
2、人民币升值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这是近年来整个宏观经济加速健康稳定运行的必然结果。 股市的涨跌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密切相关,因此以人民币升值为标志将推动股市的上涨。
三、本次人民币升值,更重要的应该是汇率制度的调整。 从此前紧密盯住美元转向有限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将进入升值周期。 那么这种进一步的升值预期将对股市的上涨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人民币升值对资源进口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 成本的降低将有利于这些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 受益行业集中在航空、汽车、石油加工、高端造纸、技术引进等行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引进型金属加工业。
5、人民币升值以及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将吸引大量外资购买人民币资产。 目前,股票市场尚未完全开放。 房地产和金融证券公司是最好的投资平台,这两个行业都将从中受益。
6、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外贸企业不利。 目前,国内纺织行业、家电行业、小商品行业、一些出口比例较大的外贸行业、大型造船行业、一些对外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以及一些外汇储备较多的企业。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对股市利大于弊。
1、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一)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
1)中国人手中的财富更有价值。 人民币一旦升值,中国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中国人均GDP的全球排名也能前移。
2)中国外债压力减轻、购买力增强等。
例如:谁出钱维持被称为“全球老大”的美国政府的日常运作? 显而易见的答案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纳税人。 这个答案并不完全正确。 由于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巨大,仅靠纳税人的缴款不足以支付开支,因此不得不大量举债。 而最大的债权人又是谁呢? 这是日本和中国。 中国超过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是购买美国国债。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最大债权国之一。 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 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人民币经济实力不言而喻,自然会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这是好事。
3)有利于进口产业发展:中国石化副总经理邵金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更便宜。” 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石化2003年进口石油按目前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1亿美元以上。
(二)人民币升值前景日益明朗。
这是因为,正如1994年之前人为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政策被迫放弃一样,人为低估人民币币值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在汇率问题上,政策干预虽然可以暂时发挥作用,但在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推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进程,人民币升值并成为地区乃至世界货币就不远了。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不久的将来突然停止; 中国货币当局也多次表示人民币将实现完全可兑换。
事实上,人民币的上行之旅已经开始,从1994年1月1日的大幅贬值开始,今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靠拢,从去年的1美元兑人民币5.80元。一年内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贬值幅度达33%。 此后至去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显示,人民币相对美元、欧元(1999年之前为德国马克)、日元名义升值幅度为5.1% 、17.9%、17%; 考虑到货币通胀因素,实际升值分别为18.5%、39.4%和62.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结果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
即便如此,目前试图促使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不符合现实条件。
2、人民币升值的弊端:
(一)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将放缓。 其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民币升值将影响我国外贸出口。 人民币升值将推高中国产品价格,增加资金投资成本,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引发国内经济低迷。
一国货币升值会带来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低迷。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已经得到了血的教训。 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四国金融首脑采取相应措施,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从而迫使日元升值30%。 此后,从1985年到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对美元的比率从250:1上升到87:1,升值了近3倍。 “广场协议”被公认为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现在日本只想把这场悲剧转嫁到中国身上。
2)也会影响中国企业和很多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即使“在
“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力产品,但中国产品的致命弱点是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 目前的市场份额主要依靠中国产品的低廉价格,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优势地位。 ,如果竞争力受到打击,那就太可怕了。
《中国企业家》此次调查的最大发现是,82.4%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化会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对于在中国经济舞台上运营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就像空气和水。
例如:中国最大彩电出口商的老板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就对升值前景感到担忧。 他认为,中国出口的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很少。 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能会提高,但其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将逐渐丧失。 他算了一笔账,发现人民币升值10%,相当于出口价格上涨10%。 然而,国内较好的制造企业的利润仅为5%左右。 在一些财政贴息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也较低。 至 3%。 3%的平均利润率如何调节10%的升值压力? 肯定会出现大范围的损失。
黄鸿升以创维为例,勾勒出中国企业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最高心理底线:“现在我们在美国市场很难有大的起色,主要原因是其他产品的价格上涨。”世界工厂的产品都和我们一样低,比如墨西哥的彩电,欧洲、土耳其的产品,便宜到我们一美元都筹不到,我们希望在美国市场能增加3000万美元的销售额今年,但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这个计划就会流产。”
再比如,与制造业企业相比,那些处于汇率风险前沿的外贸企业对变化的感知力最强。 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 因此,黄宏生表示,人民币升值将造成毁灭性打击。
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方宁向记者讲述了欧元升值造成损失的一个例子,那就是人民币贬值。 2003年初,他们进行了一笔交易。 合同签订时,欧元与美元的汇率仍为1:0.9。 到交货时,已升至1:1.1。 他们没有采取锁定汇率的措施,所以他们赔了钱。 “即使我们有10%、20%的中间利润,也无法弥补升值的损失,只能自己弥补。”
再比如,一些原本在中国生产的跨国公司可能会将投资转移到墨西哥或马来西亚。 20世纪80年代,台湾也经历过中国当前的压力。 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从1:40升至1:25后,一些传统低附加值产业纷纷向东莞转移。 同样,有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些传统产业将会从东莞转移到中亚、越南等欠发达地区。 本来中国有很多地区,比如西部,可以容纳这些产业。 但由于货币调整是针对所有企业的,中国可能会被迫提前经历产业空心化的过程。
3)还会损害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将我国金融危机推向边缘。
缘分越来越近了。 升值行业可能会破坏我国多年来努力创造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海外投资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会大大降低,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 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或将增多,使我国金融业越来越接近危机边缘。
例如: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很明显这些国家的政府都采取了高利率的货币政策来吸纳国内资金,但效果却适得其反。 由于内部资金缺乏,吸引了大量国际游资。 流入造成资本流向偏离,形成资本结构矛盾,埋下货币危机的隐患; 同时,制造了外资流入推高本币汇率的矛盾,引发经济结构性问题暴露,或出现泡沫经济,或出现经济下滑,国家被迫实施货币贬值政策,直接导致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风险,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这就像一个原本很穷的家庭,来了一个富有的亲戚来到这里。
给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富裕”生活,所以外人因为他们的富有而借给了这个家庭巨额的钱。 不料,家里有钱的亲戚突然失踪,家里只剩下沉重的债务,也让他的朋友欠下了巨额债务。 危机突然出现。
可见,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导致:由于内部资金缺乏,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国际热钱流入,造成资金流向偏差,引发资本结构冲突,埋下货币危机隐患。
4)另外,升值后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本国货币以美元表示
人们的财富迅速增加,股市、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扩大或产生新的“泡沫”,两极分化不断扩大,投机行为不可避免地盛行。
例如:美国的很多散户投资者都在当地开设了人民币储蓄账户,希望有一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能让他们受益。 当然,这些零售账户并不是真正的人民币账户,因为在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制度下,在海外开立人民币账户是违法的。 他们开立人民币储蓄账户,账户内存款为美元,但以人民币即期汇率为基准,这些账户会因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 首席执行官弗兰克·特罗特 (Frank Trotter) 表示,该公司的举措对一些客户产生了很大影响。 自从一年多前人民币开始出现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要求开设人民币账户。 Everbank 于 7 月 1 日推出了新账户,并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向这些账户注入了超过 650 万美元。
(5)此外,人民币升值还有很多弊端:
人民币升值将给中国通货紧缩带来更大压力; 人民币升值肯定会拉低物价,因为进口商品的价格会下降。
人民币升值加大就业压力,加剧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是吸引国内劳动力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 因此,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对外资的吸引力,还会加剧目前的情况。 就业形势恶化。
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优势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限制,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此时人民币升值,将会使当前的局势更加恶化。 因此,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对外资的吸引力,还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三:面对全球通缩压力,世界再次聚焦人民币。
汇率变化与国内利率、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货币升值还是贬值应该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治决定。
然而:盐川正十郎的提议更像是一个政治阴谋。 手里拿着一百元人民币,如果孩子问:这个值多少钱? 那么,这孩子一定是太天真了,学不会用钱。 如果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问,这值多少钱? 那么,这将会引起一场风暴。 此次风波的起因是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的一项提案——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
近期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高度关注的话题。 先是日本财务大臣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要求,随后美国财长斯诺的讲话以及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欧会议发表声明,都呼吁人民币升值。 近期,美国“健全美元联盟”也提出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格林斯潘的讲话让世界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 可以说,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攻克人民币汇率问题。 这场由日本挑起、美国领衔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如今如火如荼地进行,再次让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其实,站在日本人的角度来看,盐川正十郎提出这个问题也不无道理。 首先,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谷。 为什么中国如此独特? 日本也为中国的独特性做出了贡献。 看看,日本从你们这里进口了多少商品。 其次,只有人民币升值,日元才能贬值,日本的出口才能具有竞争力。 中国经济具有三大优势:廉价劳动力、高科技和廉价货币。 在三大因素中,日本可能干预的只有最后一项就是人民币汇率。 日本甚至想利用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来阻止本国企业对华投资。 但由于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无法干预企业的行为,所以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 他们认为,这将抬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增加资金投资成本,使他们无法通过对人民币施压来实现其国内目标。
迫使人民币升值是日本争夺未来“亚洲美元”主导地位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关于“亚洲元”问题的讨论愈演愈烈。 未来谁能成为亚元的领袖,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敏感的话题。 日本经济十年来一直萎靡不振,使得日元成为亚洲主导货币的可能性降低。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中国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益凸显,中国周边国家开始形成“人民币区”,令日本忧心忡忡。 2002年日本对华顺差50亿美元的背景下,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出建议,要求七国集团通过“类似于1985年对日元‘广场协议’的文件”,迫使人民币升值去欣赏。 将全球打压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推向顶峰,目的就是通过人民币升值战胜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未来的主导地位。
美欧的动机似乎更加明显,就是通过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从而攻击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还是贸易问题之争。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因为美元贬值只会“大大增强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中国产品的出口”。 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时,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达到4352元人民币、1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 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国际上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但在中国真正的出口优势(品牌)形成之前,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宜大幅调整; 即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汇率也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控制。 否则,就像日本和德国一样,其良好的经济前景将被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