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农见”,然后点击“关注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经典文章。 每天都会有分享,欢迎关注!
中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数量一直备受关注! 值此之际,市场传出美国出口商向中国出售30万吨玉米的消息。 这绝对是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活动。 中国玉米市场真是“狼来了”。
业内专业人士表示,美国出口商向中国销售的30万吨玉米将于4月至7月发货。 未来,随着美国玉米逐步抵达中国,中国玉米市场的供需关系和物流格局将逐步发生重大变化。 。
一是我国国内玉米北向南运输格局难以维持。 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生产的玉米成本太高。 与美国进口玉米的成本相比,东北地区生产的玉米几乎没有价格和质量优势。 这种市场情况是否会出现,取决于中国未来是否会放开美国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
如果放开,建议目前手中还有粮食的玉米贸易商、粮库、粮农尽快出售库存玉米。 未来一旦进口玉米大量涌入,市场价格肯定不会乐观。 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是否会增加,例如美国玉米酒糟的进口政策是否会调整。
其次,中国玉米市场将划分区域。 东北产区和山东、河北销区将以国产玉米为主。 虽然河南、陕西、湖北等内地地区也主要生产国产玉米,但进口玉米将慢慢渗透。
广东、浙江等南方地区将主要采购进口玉米。 沿海地区和水运发达地区的饲料企业将主要采购进口玉米、玉米酒糟、大麦等作为原料。
2019年玉米配额仍为720万吨。 与国内玉米2亿多吨的年产量相比,进口影响有限。 但对于玉米替代品,如高粱、大麦、DDGS等,这些产品的进口量没有配额限制。 如果中美贸易谈判真正达成协议,扩大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无疑将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影响大。
综合市场各方信息来看,美国玉米进入中国市场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更有可能是“雪上加霜”。
首先,我国玉米饲料需求正处于低迷期。 廉价进口玉米的到来将增加供应量,导致市场价格下跌。 东北地区的粮农在春耕时必须谨慎选择种植品种。 濮阳一位养猪户表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山车”走势。 每公斤的价格在两三天内就已经变化了1-2元。 他想补笔又不敢,需要观望。 非洲猪瘟的影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消失。
二是玉米深加工行业需求依然低迷。 经过近年来玉米淀粉及其下游产品在食品、饮料、啤酒、造纸、建筑等领域的快速扩张,去年下半年以来,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很难大幅增长,这减少了工业对玉米的需求。 在停滞阶段,廉价进口玉米的到来可能会让工业企业兴奋,但下游市场不一定买账,最终会挤出国内玉米的市场份额。
三是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不明朗,玉米市场外部环境不佳。 周五美股遭到严重抛售,标普500指数下跌近2%。
主要原因是美国和欧洲制造业数据疲软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引发对全球经济下滑的担忧。 中国股市当天也表现疲软。 此外,周五国际油价下跌也表明全球经济增长不稳定。
别忘了点击观看
让我们继续为农民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