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时报网站4月6日文章】标题:中国金融体系可能会有更多改革
中国或许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其金融体系仍然与严格的国家控制挂钩,批评者称这种控制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自由市场在决定中国的货币汇率、银行利率和资本出入量方面作用不大。
一大趋势是,中国总理温家宝周二(3日)在当地调研时表示,少数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盈利太容易了。
这些批评针对的是中国的统一利率,这消除了贷款机构竞争的必要性。
中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贷款利率约为其两倍。 银行可以通过发放大量贷款轻松获取利润。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和房地产市场状况恶化,四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去年的盈利增长了26%,达到约1000亿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易宪容表示:“银行不会愿意放手,因为它们太容易盈利了。”
政策限制使中国银行在定价时无法考虑风险。 因此,获得贷款最多的是国有企业,而不是风险较大的中小民营企业。
温家宝发表讲话的同一天,中国证监会宣布将境外机构投资中国证券的最高限额从300亿美元提高到800亿美元。
虽然这一增幅总体不大,但外资的增加将有助于减少沪深股市的波动。 这两个股市的涨跌往往是由投机者推动的。
摩根大通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静表示:“这一消息向国际投资者发出了明确、积极的信号,即中央政府鼓励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
一周前,中国公布了温州试点计划,对地下钱庄进行合法化和监管,同时拓宽海外投资渠道。
经济学家认为,北京越来越意识到,如果想要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 人民币国际化将缓解中国对美元的依赖。
“等待的时间越长,对于那些满足于现状的人来说,经济赌注就越大,”曾在世界银行工作、现在在香港经济研究所工作的经济学家高路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