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强
2016年11月,知名经济学者林毅夫与张维迎在北京大学就产业政策问题进行了公开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界定市场与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推行中的作用。此次话题交锋既敏感又激烈,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政府的边界》一书即辑录了此次辩论中两位经济学者的主要观点与其他经济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的相关文章。
上述辩论焦点正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其实质就是在资源的配置中应该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林毅夫与张维迎在此焦点核心问题上各自拥有自己的拥趸。他们对政府的边界问题尤其是对产业政策的看法完全迥异,归根到底正如《政府的边界》一书主编黄益平所言,是对三个基本问题的判断不一致:第一,当前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过多还是不足;第二,是否存在市场失灵,如果不承认市场失灵,那政府干预只能是画蛇添足;第三,假定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是否能够做得更好。
林毅夫在辩论中,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为何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为何多数产业政策失败以及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林毅夫所创立的新结构经济学其根基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政策若想取得成功,就是要帮助企业进入到一个要素生产成本比较低的产业,也就是从要素禀赋结构来看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林毅夫认为按比较优势发展产业就要有一个“有效的市场”。这是因为“有效的市场”能够引导企业家按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和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才会最低,才会最有竞争力,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整个经济才可以创造最大的剩余和资本积累,由此使得比较优势从劳动或自然资源密集的产业、技术逐渐向资本密集、附加值更高的新产业、新技术提升。林毅夫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根据现有产业和国际前沿的差异,将我国的产业分成了追赶型、领先型、退出型、弯道超车型、战略型五种类型,并分别对这五种类型产业提出了自己的产业发展建议。总之,林毅夫提出要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使得我国经济在相对不利的国际外部环境下,在“十三五”期间也仍然能够保持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
在产业发展上,张维迎重市场轻政府,亦即通过“有效市场+有限政府”的模式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张维迎认为产业政策就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是注定要失败的。从理论上看,产业政策注定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新产业来自创新而受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创新是不可预见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激励机制的扭曲。而且,产业政策通过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在税收和补贴、土地优惠等方面的区别对待,创造出权力租金,这必然导致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概言之,产业政策只会阻碍创新,因为产业政策会误导企业家,使他们将资源投入不该投入的领域和不该投入的项目。张维迎主张,为了创新,中国企业家需要的是自由和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而不是产业政策的扶植。他亦呼吁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应该给任何产业、任何企业吃偏饭。
虽然林毅夫与张维迎辩论激烈互不相让,但在有一点上则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政府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提供公共产品发挥作用、有所作为。
吴敬琏、贾康、王小鲁、韦森、李稻葵、王勇、钱颖一等知名学者也在《政府的边界》一书中纷纷撰文,探讨市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与地位,建言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他们也主要分成“市场派”和“政府派”,其中倡导市场、拥护“有限政府”作用的“市场派”稍占上风。
笔者认为有两个领域是需要政府主导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就是上述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科研发展等;再一个就是林毅夫所提及的战略型产业。正如林毅夫所说,战略型产业通常资本非常密集,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我国尚不具比较优势,但是其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防安全,例如大飞机、航天、超级计算机产业即属于这种类型。战略型产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有政府的保护补贴才能发展起来。除了这两个领域之外,其他领域的产业发展则应侧重市场配置资源,促进发展。就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我国正处于轰轰烈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亟待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以便改善经济结构,提高效率。
目前改善经济结构的重点任务就是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如果通过政府进行结构调整,产生的问题就如吴敬琏先生所言:结构扭曲往往就是由体制缺陷和政策偏差造成的,而且政府没有办法判定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好的结构。因此,调整通常会产生两方面的负面结果:一个是由于政府并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结构,即使调整到位,也并不能建立更好的经济结构;另外一个是由于造成结构扭曲的体制和政策因素并没有改变,一次调整过后,要不了多久,旧的结构重新复归,又需要进行另一次调整。而市场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二是能够建立起激发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这两个功能是政府的行政手段所无法达到的。笔者认为在产业发展上政府、市场要因事施策,不可偏废。
真理越辩越明。《政府的边界》一书辑录有多位权威学者、产业名家的言论观点,对于明确我国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一定的探索、借鉴作用。
书名:政府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