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利率越低,资金就越便宜。 利率越高,资金就越贵。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利率是金融的核心。 利率下降不仅会深刻影响金融业,也会对实体经济和投资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
经常有人问我,住房贷款应该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 余额宝收益率为何不断下滑?
一切都可以用利率定律来回答。
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未来20年利率还会继续下降!
为什么?
众所周知,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一个国家的运转需要充足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就业。
中国过去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归根结底是劳动力、资本、土地、创业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充分释放。 过去10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GDP增速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 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要素释放空间缩小。
1、劳动力: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14.11亿,比2000年至2010年0.57%的年均增长率低0.04个百分点。
根据联合国《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对中国人口的预测,2022年1月1日中国总人口为1425925万人,7月1日为1425887万人。也就是说,中国总人口很可能2022年7月1日进入负增长。
总体人口增速正在放缓,劳动力也在萎缩。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中,15-59岁人口为894376020人,占63.35%。 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6.79%。
可见,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
2、土地:过去20年最显着的特点是房价持续上涨。 目前我国商品房均价约为1万元。 今年因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与过去10年、20年相比,仍处于“高位”。 房价的上涨本质上是土地成本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租金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 如今,在很多地方,开餐馆或者开工作室,租金成本占到收入的50%。
3、资本:2008年1月,我国广义货币(M2)为41.78万亿。 2022年6月,中国广义货币258.14万亿,短短14年增长6倍。 2002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95万亿元,2022年6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达到334.27万亿元。 这表明金钱增长的速度有多快。
这是什么概念?
金融与发展国家实验室(NIFD)发布《2022年一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达268.2%,相当于2022年2.6年没有食物或饮料来偿还我们所欠的债务。 。
因此,当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相对饱和时,经济增长需要新的动力。
核心是技术创新。 将原本需要人依靠机器和智能的任务进行转移,通过技术创新释放劳动力,同时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最终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然而,技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业内人士测算过:
按一名芯片研发工程师平均人力成本50万美元计算,2000多名员工年工资成本超过1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辅以短期经济刺激措施。 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利率继续下降,以抵消经济下行压力。
当利率下降时,你在银行的存款今年可能是2%,但明年可能会变成1.8%。 结果你的钱白白存在银行,你却在花。 当利率走低时,贷款利率就会越来越低,企业主的投资成本就会降低。
通过观察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利率走势,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利率持续下降。 主要原因有两个原因:一是纸币时代货币的发行不受限制。 其次,低利率和增发货币是刺激经济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方式,但也有明显的副作用。
下图为美国长期利率走势图
下图为欧元区长期利率走势图:
下图是近年来中国的利率走势图。
目前,我国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70%,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 与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零利率相比,下行空间更大。
我们尽可能维持常规货币政策,并努力扩大相对于欧美国家的利率优势。 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人口、土地等要素发展空间的缩小,长期来看,至少在未来20年,利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利率下降,老百姓该如何决策?
1、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购房贷款最好选择浮动利率。 当利率下降时,他们可以享受降息带来的好处。 对于其他借款人来说,贷款期限不宜太长,这样可以让你锁定更高的成本。
2、理财方面,如果有长期高收益的理财,就趁早开始,锁定高收益。 比如之前有一款年金保险,利率是4.025%,如果当时购买的话,在利率下降、固定收益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收益率。
3、利率降低对货币基金、银行理财、银行存款等债权资产等固定收益理财不利,但对股市、楼市等权益类资产有利。 首先,利率下降后,资金从债务类资产流向权益类资产,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其次,资金成本较低,更容易在股市、楼市获得廉价资金。
降低利率是未来理财市场的最大趋势。 只有明白了,你才能看清投资的方向,钱都流向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