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成条件
(1)只有一家制造商生产并在市场上销售商品
(2)该产品是不可替代商品(没有替代品进入竞争),因此垄断制造商是价格制定者
(3)其他厂商很难或不可能进入该行业
2.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 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是完全垄断制造商面临的需求曲线,这意味着制造商可以通过改变销量来控制市场价格。
2. 收益率曲线
AR=P(Q),所以AR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重合
垄断的收入曲线
3、短期均衡
短期内,垄断者无法调整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只能改变给定生产规模下商品的价格和产量,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垄断的供给曲线
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相同的产量可以有不同的价格,相同的价格可以有不同的产量。 因此,完全垄断的制造商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
4.长期均衡
条件:MR=LMC=SMC
从长远来看,垄断制造商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即生产规模),消除其他制造商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 因此,能够短期盈利的厂家才能长期保持利润。
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 5. 价格歧视
垄断企业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的顾客出售相同的商品。 该公司对不同市场或不同客户的同一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目的:获取消费者剩余
实施条件:
有能力控制价格(在垄断市场)
不同市场必须分开(防止倒卖)
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差别定价是必要的)
分类:
1.一级价格歧视:
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这意味着垄断者确切地知道每个消费者购买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并相应地为每个单位商品设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适用于个人服务行业。
2.二级价格歧视:
这意味着垄断者根据不同的购买或消费量分为两个或多个组,并为每个组设定不同的价格。 它用于具有显着规模经济的行业,例如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或自来水公司以及报纸定价。
3. 三级价格歧视
将消费者分为多个群体并设定不同的价格
典型形式:当地人与外国人的价差;
成人和儿童有差别价格;
印刷品和包装之间的价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