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3年上半年螺纹钢社会库存大幅下降

2024-03-30 07:02

2023年上半年螺纹钢社会库存也大幅下降,最高点出现在2月24日,价值912.12万吨​​,最低点出现在6月23日,价值530.48万吨。

下游需求虽然有弹性,但缺乏弹性。 好在二季度市场供应有所下降,社会库存能够在淡季实现持续去库存,市场压力较轻。

从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来看,螺纹钢总库存同比下降34.84%。 高点为2月17日1264.75万吨,同比增长5.27%。 低点为6月23日723.11万吨,同比下降39.50%。 %。

2、2023年下半年市场展望

(一)2023年下半年供需格局展望

1、下半年供给调整压力较大

建筑钢材产量约占粗钢产量的40%。 但上半年粗钢产量同比增加,下半年供给调整压力较大。

1-6月,Mysteel测算的国内粗钢产量为5.24亿吨,其中6月粗钢产量为9000万吨。 如果持平计算,下半年月均粗钢产量约为8200万吨,而去年最低值是7月份的8200万吨。 可见,下半年粗钢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

作为粗钢主要消费主体,上半年建筑钢材产量同比增长,这意味着下半年产量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目前日均铁水量在245万吨以上,处于较高水平。 但原材料在厂可用天数较低,这表明钢铁生产企业有足够的能力调整生产。 当前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已经收到限电口头通知,并可能出台平准调控政策。 预计三季度产量较二季度仍将下降,四季度产量仍将维持低位。 预计下半年钢材产量在1.4亿吨左右。

2、市场交投气氛难有亮点,但整体需求环比将有所增加。

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不少企业的股权融资计划取得新进展,不少城市在政策组合方面给出了积极信号。 冷静期过后,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仍值得期待。 “弱复苏”下,需求缓慢释放,或将呈现“释放-吸纳-再释放”的脉冲特征。 由于竣工交付是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预计全年竣工面积将增长15%左右,房地产旺季对钢材的需求预计将上升。 因此,下半年下游钢材需求依然坚挺,淡旺季特征明显。 预计下半年建筑钢材需求较上半年有所增加。 但由于钢厂直供比例增加,市场交投气氛难有良好表现。

3、库存积累可能是暂时的

首先,今年建筑钢材净出口大幅增长,库存压力明显缓解。 1-5月,螺纹钢净出口69万吨,线材净出口199.1万吨,合计净出口268.1万吨。 去年同期,螺纹钢净进口25.4万吨,线材净出口80.1万吨,合计净出口54.7万吨。

其次,目前的库存积累是钢厂限库存背景下需求下降造成的,积累幅度十分有限。 根据上述逻辑推演,三季度供需将出现错配,时间节点可能在7月中下旬左右。

三是从情绪上看,无论是钢厂还是市场贸易环节的投资信心均较弱。 高库存意味着高风险,因此库存积累周期会更短。 因此,预计下半年库存经过短暂积累后,库存将持续减少,直至四季度末。

4、利润水平仍将较低

成本风险全面释放后,在稳经济决心的背景下,制造企业的利润势必回归。 但供需基本面疲软,库存较低,现货利润和库存利润都将处于较低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5-6月产量下降阶段,电弧炉率先因亏损减产,随后引发库存快速下降,利润回升。 那么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在容易出现供需错配的情况下,利润预计会小幅扩大。 即使利润回归,电弧炉企业盈亏线仍将是有力支撑。 因此,预计2023年下半年螺纹钢生产成本较低,平均生产成本在3750元/吨左右,下半年每吨平均利润在-50元之间波动和300元。

(二)2023年下半年价格走势展望

综上所述,当今建筑钢材正处于阶段性筑底周期。 下半年建筑钢材基本面仍不存在明显矛盾,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错配。 产业政策将直接决定反弹的高度。 预计下半年建筑钢材市场价格重心将较上半年小幅上移,三季度延续反弹走势的可能性较大。 综合Mysteel螺纹钢绝对价格指数,预计下半年均价在4100元/吨左右,运行正常。 区间为3800-4500元/吨。

附录:

上半年钢铁行业大事件: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工信部强调,2023年要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健全化解过剩产能市场化、法治化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替代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优化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布局,提高钢铁等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

逻辑高价格_逻辑提量和逻辑减量_新低量价逻辑图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提醒相关铁矿石贸易公司、期货公司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信息,不得选择性引用数据信息,刻意渲染涨价气氛,不得编造虚假信息。并传播涨价信息,而不是为了哄抬物价,不允许过度投机。

2月1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公告称,近期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铁矿石等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请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参与,防控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2月17日,邯郸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我的钢铁网获悉邯郸本轮限产后,多家钢厂表示计划限制烧结产量50%。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其中,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795.9万吨,同比下降1.7%; 钢材产量134033.5万吨,同比增长0.3%。

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 对于我国来说,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 2023年,力争实现废钢利用量2.65亿吨。

3月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电炉炼钢发展专题研讨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铁军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开展电炉炼钢发展专题研究非常重要,必须加快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市场化、科学化原则; 二是突出重点、大纲指引,着力明确低碳发展长短过程的定位和关系。 三是巩固淘汰钢铁产能成果,严格控制新建电炉无产能。

3月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林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抓好稳定煤炭生产、加强储备能力建设、持续调控煤炭价格、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微博3月17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会同有关方面赴青岛港、唐山港进行调研。 国家发改委密切关注铁矿石市场变化。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采取保障供应、调节需求、市场监管等措施,遏制铁矿石价格不合理上涨,促进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矿石市场运行平稳。

3月21日,联合冶金商会数据显示,2022年95家重点民营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322.32亿元,同比下降5.83%; 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85%。

3月24日,为支持国内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按照程序决定,自2023年4月1日起继续实施煤炭进口暂定税率为零。 2023 年 12 月 31 日。

4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财政司、证监会期货部组织部分期货公司召开会议,对铁矿石市场和价格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了解铁矿石期货交易情况,提醒企业全面、客观看待市场形势。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密切监测铁矿石市场动态,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坚决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4月19日,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2.3%,达到18.22亿吨,此前预测增长1%。 预计2024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1.7%,达到18.54亿吨。

4月21日,据世界钢协统计,3月份该机构统计的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1.651亿吨,同比增长1.7%,实现正增长。这是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的第一次。

4月2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姜伟表示,总体来看,房地产仍没有明显的复苏和上升趋势,钢材需求仍没有大幅增长的动力。 汽车行业有望复苏。 国有品牌汽车出口和电动汽车生产出口值得期待。 电动汽车用无取向硅钢市场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4月2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鞍钢召开部分钢铁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座谈会。 面对困难形势,钢协呼吁钢铁企业认真分析市场变化,加强自律,坚持“三做三不”原则,采取措施保持现金流稳定,不沉沦资金去库存,主动减产,共同维护钢材市场平稳运行。

4月24日,西北联合钢铁在津南钢铁集团召开限产协调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关炉限产、减少损失。 正在进行的会议定下了基调,呼吁各钢厂关闭至少一座高炉以减压。

5月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铁军表示,当前我国电炉炼钢快速发展,表现在电炉钢产能快速增长、技术装备水平显着进步、环保、节能显着进步。 他判断,到2035年,我国电炉钢占比将达到30%以上。

5月8日,据世界钢协统计,2023年一季度37个国家和地区高炉生铁产量3.23亿吨,同比增长3.1%。 到2022年,这38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炉生铁产量将占全球产量的98%。

5月12日,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个月,河北钢铁企业亏损62.9亿元,利润总额负30.6亿元。

5月23日,宝钢股份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钢铁行业弱周期背后存在诸多外部因素,导致行业利润大幅波动。 展望未来,无需过于悲观。 钢铁产业结构或将面临实质性变革的拐点。

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公布了今年22项重点降成本任务。 建议做好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继续实施煤炭进口零关税政策。 加强国内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增储上产。

6月16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焦化行业实施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重点领域焦化企业力争完成超低排放目标。改造约80%的产能; 到2028年底,重点地区焦化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完成80%左右产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