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MBA智库百科()
货币政策目标
目录
[编辑]
什么是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具体经济目标。 这一目标是货币政策寻求实现的最终目标。
[编辑]
货币政策目标水平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中期目标。
(1)最终目标。 是指央行通过实施一定的货币政策在未来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本质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货币稳定的关系。 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中期目标。 是指央行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定的观察和调节指标。
[编辑]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一)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又称稳定币值,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物价总水平保持总体稳定,不发生大幅波动。
一般来说,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物价上涨幅度应控制在5%以下,最好是2%-3%。
(二)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反映了劳动力的就业程度,并通过失业率水平来体现。 一般来说,央行将充分就业目标设定在失业率不超过4%是合适的。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一般用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来衡量。
这个目标不能用定量的统一标准来衡量。 一国经济增长率只能根据一国经济现实和该国过去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来合理确定。
(四)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的含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总收入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支出基本持平。
因为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和处于经济调整阶段的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有所不同。 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应根据国家的发展阶段来确定和选择。 平衡的标准。
[编辑]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可能是失业率上升导致价格稳定,也可能是通胀上升导致充分就业。
(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经济增长缓慢可能导致价格稳定,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繁荣。
(三)价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国内通货膨胀(其他国家相对价格稳定)下可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国内价格稳定(其他国家相对通货膨胀)下可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检索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8%B4%A7%E5%B8%81%E6%94%BF%E7%AD%96%E7%9B%AE%E6%A0%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