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我一直在等待美元贬值,这样我就可以买一些。终于,等待来了。 人民币已经升得越来越高了。 上周恢复至2018年7月底的水平。
在岸人民币
(美元人民币)
作为避险资产,我们可以适当配置美元和黄金,比如5%,但现在买可能不太合适。
我在2018年8月早些时候卖出了美元,然后美元继续上涨,并在10月中旬开始横盘交易。 可惜如果太早止盈,以后就无法享受到更高的利润了! 但也很满足。
我倾向于喜欢市场大幅下跌,然后寻找机会购买便宜的商品。 比如2017年美元恐慌下跌,2018年4月才开始走强,如果抄底买入,2018年基本不会亏钱。
2018年初,社区里有个发帖者想炒美股,于是就兑换了美元存入自己的账户。 结果他工作忙,不知道怎么选股,就把钱留下了。 一年后,他兑换成人民币,赚了很多钱。
无意间,“这是你能赚到的钱,就是躺着不用也能赚到”。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
现在美元跌了,人民币升了,这是一个机会吗?
市场普遍认为,当前人民币大幅上涨主要是受年初结汇季节性高峰以及1月7日至1月9日中美副部级商务谈判影响。
也就是说,本周的大幅上涨比较特殊,是受时间约束性较强的因素推动的。 人民币贬值预期尚未消除,美元或升或跌。 市场预计,2019年美元与人民币的关系博弈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估计今年美元赚更多钱的希望不大,但应该不会有太大损失。
第2部分
外汇方面,还有一个变化:2018年11月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环比反弹。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外汇储备】的概念,看看词条——
正如我们个人会购买一些强势外币(如美元、欧元、英镑等)作为避险资产,国家也会准备一些外汇用于宏观经济调控,但过多或过少都行不通。 。
“太少”比较容易理解。 如果你没有钱支付,就很难在国际上买东西。 而如果遇到像索罗斯卖空泰铢这样的危机,外汇储备可以帮助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本国货币,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国际市场地位。
那么为什么“太多”并不是坏事呢? 因为它会引起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贸易顺差。 比如,小A的手机卖得好,带去美国就会赚到一笔美元,然后把这些美元存入国内银行换取当地货币(即结汇) )。 银行要给小A支付等额的人民币,小A原来的美元就成了央行的外汇储备。
但银行支付给小A的等额人民币不能用来挪用现有资金。 这样央行就只能发行债券或者发行货币,也就是印钞票。
如果汇率是6.7,央行收到小A的10万美元,那么就会发67万人民币!
出口越多,外资进来越多,银行的外汇储备就越多,相应的银行就得发行更多的债券或者更多的人民币……
那么问题就来了。 经过一系列的市场操作,央行发行的货币将会在市场上放大。 其实我之前在解释降准的时候就给大家解释过:
同样,如果央行多印100元,就会向市场释放数倍的资金。 太多会导致通货膨胀。
而且,如果外汇过多,本币也会面临升值压力。 如果央行要遏制这种情况,控制结汇,就轮到出口企业承受压力了。
你看,一个系统可以产生如此复杂的关系,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非常严格。 一个小小的决定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变化。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环比增加。 其实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因为金融体系非常复杂。 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贸易顺差,还可能是外资流入,或者是外汇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