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财富》杂志同步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500强排行榜。
今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接近中美GDP之和。 进入排名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48亿美元提高到254亿美元。
今年排名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无疑是中国企业实现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 包括台湾企业在内,中国大陆共有133家企业上榜。
2001年以来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内地(含香港)企业数量。(数据来源:根据《财富》杂志历年数据整理。)
此外,今年上榜的新上榜和重新上榜企业共有25家,其中新上榜的中资企业8家,分别是上海建工、深投控股、盛虹、山东钢铁、上海医药、广西投资、中国核工业和中国煤炭能源。
中国内地企业平均销售收入达669亿美元,较去年有所增长。 但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2019年,上榜的124家中国大陆企业平均利润不到36亿美元,约为美国企业(70亿美元)的一半,也低于全球500家最大企业41亿美元的平均利润。
具体来看,按营业收入计算,前十名企业中,中国占据了三席,均为能源行业,分别是中国石化(第2名)、国家电网(第3名)、中国石油(第4名); 美国上榜的两家公司都属于零售行业,而且恰好是彼此的竞争对手,沃尔玛(排名第一)和亚马逊(排名第九)。 其余五家公司中有两家是能源公司,分别是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排名第五)和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排名第六); 其中两家是汽车公司,分别是德国大众(第7位)和日本丰田(第10位)。
财富500强企业营收排名前10位(图片来源:《财富》中文官网)
按公司类别对比中美两国,今年共有7家互联网相关公司上榜,包括美国的亚马逊、Alphabet、Facebook,以及京东、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小米等来自中国的集团。 。 这些中美主要互联网公司的排名较去年有所提升。 其中,阿里巴巴排名提升幅度最大,上升了50位。
银行业方面,今年共有10家中资银行上榜,这10家银行的利润占所有上榜中国内地企业利润总额的44%。 与往年超过50%的比例相比,今年上榜银行的盈利比例明显下降,但比例仍然过高。 银行利润过高必然会挤压非金融企业的利润。
其中,从盈利能力来看,我国三大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继续位居盈利榜前10名。 如果不计入银行利润,上榜的114家中国内地非银行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近22亿美元。 相比之下,113家美国非银行企业的平均利润达到63亿美元,几乎是中国大陆企业的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上榜企业中,银行业共有50家企业上榜,数量为所有行业中最多。
此外,在利润率方面,阿里巴巴以近29%的利润率排名第五,在股本回报率(ROE)方面,排名前列的中国企业分别是恒力集团、泰康保险、青山控股、碧桂园和中国人寿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