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但取代美元地位仍需时日

2024-06-04 07:04

随着美国将美元霸权武器化,《华尔街日报》文章指出,其他国家也在努力寻找替代方案,人民币货币是否取代美元的讨论一直存在,但人民币作为一种选择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文章指出,美元的主导地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尽管人民币的重要性可能会上升,但除非中国经济模式发生真正的变革,否则人民币不太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关于“美元王”时代终结的预测时有出现,通常是在制裁实施之后,比如目前对俄罗斯经济的制裁。但到目前为止,美元作为全球贸易和储备货币的地位看起来相当稳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占近 60%,超过所有其他货币的总和。

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全球约有一半的贸易以美元计价,远远超过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

美元用于结算不涉及美国公司的贸易,这些公司也以美元融资。离岸市场约有一半的跨境贷款和国际债务证券以美元计价。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去年的一项调查,所有外汇交易中有 88% 的交易单边以美元结算。美国资本市场规模庞大且监管完善,吸引了外国公司在那里投资和融资。

然而,随着美国利用美元的主导地位作为武器,其他国家将试图寻找替代方案,尤其是那些面临美国制裁的国家。人民币作为崛起的超级大国的货币,是一种选择。但去年,人民币仅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7%。

人民币的广泛使用面临一个明显但关键的障碍:中国仍然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这限制了外国公司在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之外投资和借入人民币的意愿。鉴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它或许能够用人民币结算与其他国家更多的贸易,但接受国也需要将人民币投资到安全的地方——可以立即使用且无任何附加条件。

中国仍在发展中的资本市场和对外国直接投资境内资产的严格规定都是大问题。与许多发达国家货币的市场相比,中国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也较小。更广泛地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还将给中国带来其他重大变化,包括国内储蓄率下降和人民币融资成本上升。这些变化将直接挑战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该模式仍然严重依赖出口和人为压低国内国有企业的资本成本。

至少目前,美元的王者地位似乎依然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