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石油、粮食、货币发行权,美国发展的方向

2024-06-05 08:06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控制了世界。

而且我们看到,美国这些年也确实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在石油方面,美国不仅获得双倍份额,而且还与主要产油国签署了协议,石油销售只能以美元进行交易。

粮食就更不用说了,美国眼红欧盟和日本签署全球最大自贸协定,但作为欧盟的传统盟友,美国和欧盟的协议还只是口头上的,并没有落实,最大的障碍是美国努力为美国农民寻找买家,但欧盟却无法占据这个市场。

货币方面,全球商品定价体系依赖大宗商品,美元牢牢占据国际支付市场第一把交椅,9月占比39.66%,8月占比39.69%,7月占比38.99%。以美国为主导的SWIFT系统总体保持稳定。即便是欧盟的欧元也只能位居第二,9月国际支付占比34.65%,8月占比34.13%,7月占比34.71%。

因此不难看出,这三种策略的核心其实都是由美元霸权支撑的。

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本应保持稳定,但今年以来美元的表现却让人失望,自4月17日以来一路走高,一度突破97的重要关口。这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全球物价在上涨!全球国际贸易支付体系是建立在美元之上的,美元上涨意味着商品单价上涨,再加上石油等国家重要战略储备资源的上涨,很容易导致该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

所以我们看到以俄罗斯为首,很多国家大量抛售美债,运回黄金,表现出对美元的极度不信任,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

而对于中国而言,为应对美元冲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掌握石油定价权,中国版原油期货早在3月18日就已推出。

如今,短短8个月时间,石油人民币已取得可喜成绩。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中国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达1691.45万手,成交额约8.57万亿元。从成交量来看,中国原油期货成交量占全球原油成交量的12%,仅次于纽约WTI和美国布伦特原油期货。

不仅在金融方面表现优异,短时间内,中国原油期货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交易量。目前,俄罗斯、伊朗、安哥拉等国均支持使用人民币绕开美元,规避风险。看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用人民币而非美元来结算石油。美元在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下降,人民币与石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民币石油时代或将到来。

我们看到,中国和俄罗斯正在利用石油货币或者融资等各种手段帮助伊朗继续出口石油,以回应美国对伊朗央行实施的新一轮金融制裁。

在伊朗,伊朗央行近日宣布将人民币纳入主要货币,取代美元,使美元不再用于伊朗的经济和商业运作。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伊朗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南帕尔斯天然气项目。根据协议,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为该项目的运营商,持有50.1%的股份,中石油持有30%,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持有19.9%。该项目开采和运营期为20年,总投资额为48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此前曾顽固退出中美俄德法英共同维护的伊朗核协议,想对伊朗原油出口实现零封锁。然而在制裁的最后关头,中国却被列为豁免国家和地区之一。而欧盟则不在美国豁免范围之内,因为其正与伊朗商谈推出绕过美元的石油支付体系。因此可以预见的是,美元和欧元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货币,因伊朗制裁而分道扬镳。目前事情正在朝着有利于伊朗向中国出口原油和天然气的方向发展,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可能性,意味着伊朗经济在去美元化上迈出了重要且关键的一步。显然,伊朗在加速抛弃石油美元后,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而且更重要的是,日本和韩国也被排除在名单之外,最早将于2019年1月恢复从伊朗进口原油。所以伊朗未来可能用人民币跟中国结算石油,而日韩为了缩短时间,也将向大连发送2200万桶伊朗原油。此前,伊朗每个月都会发送大量原油,但不超过30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