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张晓冲)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副中心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论坛上表示,国内经济增速正在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升,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将是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时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有效防范化解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王一鸣指出,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这一转变的独特背景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较大变化,加之传统制造业在达到顶峰后也进入平台期,基础设施特别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空间逐步收窄,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动能正在减缓。
王一鸣认为,数字智能技术正在驱动产业生态重塑。产业升级包括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我国钢铁、石化、建材、轻工纺织是全球第一大产业,它们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将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此外,产业升级还包括轨道交通、船舶、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动力电池等主导产业的升级,以及一些新兴领域的培育,如集成电路、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还包括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每一个领域都将带来巨大的增长。
王一鸣提到,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拐点重叠,能源逐步到达峰值需求。预计2030年至2040年,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占比将大幅提升,带动我国能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主要污染物逐步进入峰值期,形成叠加,达到峰值后进入平台期再叠加。这种峰值叠加在现阶段会形成特殊的叠加效应,加大资源环境压力。
王一鸣认为,科技创新是未来最重要的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从国际经验看,越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对从国外进口的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而且随着价值链的上升,依赖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大。要使这些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必须坚持开放。
编辑:宋玉婷
由 Lucy 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