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消息,自6月28日24时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25元和215元。经机构测试,以一辆排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本次调价后,加满一箱汽油将多花9元左右。据悉,这是今年第9次涨价。
今天油价首先引起鲜鲜财经关注的并不是国内的涨价,而是清晨传出的消息,美国空军在拜登政府的授权下,在叙伊边境附近针对“伊朗支持者”发动了定点空袭!
我下意识的查看了一下国际原油市场,发现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确实非常稳定,感觉像是在展开一轮缓慢的牛市。中东局势当然直接影响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其实早就引发了A股市场的动荡,中石油近两个月最高涨幅高达34%,有人戏称中石油是“渣男变神”!
要知道,多年来,中石油股价的下跌一直被人们拿来当笑话看,诸如“能有几分悲哀,就好比满仓的中石油”之类的话早已深入人心。
也就是说,中石油的股价走势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
需要指出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美国4月、5月连续两个月通胀高企,美联储缩表预期大幅上升,6月初美元开始走强,全球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跌。
以国际铜价为例,铜期货最高跌幅一度超过20%,而国际原油价格却意外强势超出人们的预期,不得不说,疑点重重。
国内市场方面,借助5、6月份的时间窗口,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进行定向调控,基本遏制了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铁矿石是典型例子,而螺纹钢价格则有较为明显的下跌空间。
也就是说,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全球主要大宗商品、金属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下跌,唯独国际原油成为了一个例外。
原因何在?
就在上周二,托克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萨阿德·拉希姆表示,美国和欧洲推动的消费复苏以及新产能的“结构性投资不足”将继续推高油价,并表示预计明年油价将达到每桶100美元。
高盛率先看好国际原油价格,甚至预计今年年底油价将突破100美元/桶;美国银行上周一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认为,有理由相信明年油价将突破100美元/桶。
可以说,美国各大机构普遍看好国际原油。
也就是说,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上涨,甚至持续大幅上涨,而且在美国主流机构看来,给出的理由似乎非常充分。
先贤财经想要反驳的是,这些理由同样可以套用到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为何唯独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强势?
即便如此,国际原油的价格走势还是有些“反常”。全球其他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回调,但国际原油不仅没有出现回调,反而还异常稳定。退一步来说,即便上述机构的观点很有道理,国际原油也应该经历一段盘整期!
但事实证明什么也没有。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也会诱发通货膨胀。
尽管如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当前的通胀“可以容忍”,耶伦也表示这是“暂时的”。
这无疑暗示着国际原油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目前的情况是,美元在走强,国际原油也在走强。
对于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来说,成本又被推高了,其他国家的人们必须消费更多的本国货币来换取美元,然后再去购买被推高价格的石油!
美国“掠夺全球”的本质,是畸形金融逻辑的出现。
正常的金融逻辑是,美元越强,大宗商品价格就越弱。
也就是说,美元与原油同时走强,对美国是最有利的。
美国把石油和美元挂钩,总是在关键时刻体现出不同的含义。正如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所说:“多年以来,我们几代人都在为石油而战。”除了能源问题,这场“石油之战”的核心很可能就是美元霸权。
对于高盛、美国银行这样的大型机构来说,他们可能非常清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