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虽然金价整体震荡下行,但金价下行震荡带动避险需求增加,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金交所”)黄金交易量继续大幅上升。
中国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黄金交易所全年黄金交易量为1.85万吨,较2013年的1.16万吨同比增长59%。
随着交易量的飙升,中国黄金产量也不断增加。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14年,全国黄金产量突破450吨,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量突破4.77万吨。
此外,数据显示,2014年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交割量也达到了2100吨,较2013年略有下降。2013年,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交割总量为2197吨。分析人士认为,黄金交割量的下降与国内实物黄金需求下降密切相关。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为754.82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05.76吨,同比下降21.42%。
与2013年相比,2014年中国实物黄金需求较为平缓。从黄金进口数据来看,今年1至11月,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的黄金下降超过30%。
上海黄金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现货黄金交易所,去年9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国际黄金板业务,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旨在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黄金交易,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以人民币计价。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全球黄金市场的话语权仍然较弱。
作为金交所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交所相关负责人去年就透露,由于参与者来自全球各地,涉及的资金有境内外,是投资者和境内外资金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带来的效果是交易价格逐渐由中国境内的区域价格转变为全球价格。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中国黄金市场人民币价格的发现功能,提升了中国黄金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应有的影响力。
国际板的推出和小额合约的增多也助力金交所黄金交易量的提升。2014年初,金交所推出迷你黄金延期交割合约,交易单位为100克/手。金交所将现有的Au99.99黄金现货合约的交易单位由100克/手调整为10克/手。迷你合约的推出大大降低了现货黄金的交易门槛,直接增加了中小投资者的交易量。
2013年,国际金价大幅下跌,推动了我国实物黄金消费量和交易量的增长。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黄金消费量首次突破千吨,达到1176.40吨,同比增长41.36%。与此同时,2013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428.163吨,同比增长6.23%,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金价延续震荡下行走势,波动较为频繁,国内黄金经营机构避险需求上升也助推了现货黄金交易量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