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引争议,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2024-07-18 08:03

近年来,黄金消费热潮“席卷”了年轻群体,但这种被大家喜爱的“投资品”却让不少人头疼。近日,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花1.3万多元购买的金手链,称重后实际只值8000多元,这才发现自己买到了“定价”黄金。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3年发布的相关投诉报告披露,“一价”黄金定价模式不透明,经营者在销售时刻意隐瞒金饰重量或设换货限制等成为投诉热点。3月7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线下金店看到,“一价”黄金首饰并未明确标注重量,店员也称“一价”无法称重。

“明码标价”合理吗?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黄金明码标价、符合规定,就可以合理销售,但如果销售人员故意瞒报价格、诱导消费,可以投诉。

消费者投诉:不知道计件黄金和克价黄金有什么区别

今年春节前,家住海南陵水的王女士准备购买新首饰,便在一家名为香港金六福珠宝的店铺购买了一条售价为13579元的金手链,更换了原来的手链,额外花了5500元。当她兴高采烈地买回家时,家人让她称了一下,发现手链重14.7克。如果按照当时每克550元的黄金价格来算,这条手链只值8000多元。

“我这才发现,我买的黄金是‘固定价格’的,买的时候店员没有给我任何说明,也没有告诉我产品重量,只是反复强调,这款13579元的手链很值钱,以后可以换黄金首饰。”后来,王女士想要退款,被店员拒绝了,经过多次交涉,店员才表示,可以支付2500元折旧费,换取同等重量的黄金首饰。

其实,与王女士有同样遭遇的人大有人在,社交平台上“一价金”维权案例更是数不胜数。不少消费者认为,在购买黄金首饰前,自己并不清楚片价金(“一价金”)与克价金的区别,经商家推荐,成为了花高价购买黄金的“大冤枉”。

记者就购买“定价金”的态度询问了多位消费者,结果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消费者秦女士称,如果款式好看,她会买“定价金”,因为买金饰是装饰用的,不是投资用的,如果想投资,就直接买金条。

行业“潜规则”:线下门店宣称珠宝“固定价格”无需称重

3月7日,记者走访成都部分金店发现,各家金店的首饰价格不一,每克从500元到600多元不等。在春熙路老凤祥金店,不少消费者在选购黄金首饰。因为是“三八妇女节”,店员称,现在还有大折扣。

记者假装购买金项链,店员立即将记者带到“定价”区。当记者询问项链的重量时,店员说“不知道”,并表示“定价”珠宝不能称重。另一名店员说:“按件出售的黄金更划算,因为可以事后按照标签上的原价更换,而按重量定价的珠宝如果需要更换,则要额外支付人工费用。”

记者在距离该店不到100米的六福珠宝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这些“定价”金饰没有明显的重量标识,无法称重。

据中国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1089.69吨,同比增长8.78%。其中,黄金首饰706.48吨,同比增长7.97%;金条、金币299.60吨,同比增长15.70%。随着黄金首饰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投诉量也大幅增加。中消协日前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受理投诉分析》中提到,“一价”黄金定价模式不透明,经营者在销售时刻意隐瞒黄金首饰重量或限制更换,存在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问题。

专家建议:购买黄金首饰前要做好功课

黄金首饰的销售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定价”是否合理?12345热线工作人员回复记者,如果“定价”黄金有明确价格,且符合相关规定,就可以销售,消费者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购买按重量计价的黄金首饰。

成都市黄金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黄金消费品定价没有统一标准,“一价”就是统一价格、统一税费,保证商家盈利。

“黄金首饰是艺术品,艺术品的内在价值包括设计、制造,价格由品质决定。”杨红认为,黄金首饰的“一口价”包括设计、制造的质量水平,还有增值税、消费税的数额等。消费者应注意,在购买黄金首饰前应做好功课,提前了解黄金的“一口价”,根据自身需求购买。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相关行政部门加强对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骗销售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加强珠宝首饰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珠宝首饰质量监测、检验检测、鉴定评价、追溯管理等制度,规范珠宝首饰信息公开和标识标注,提高珠宝首饰质量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首饰时,应向经营者索要正规发票、质检证书、鉴定证书等单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如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与合同不符,应及时与商家沟通。如与商家协商不成,可向消协投诉或向行政部门举报,也可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维权。”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