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万得城宣布关闭上海 7 家门店,消费电子零售商在华发展面临挑战

2024-07-23 06:02

继两年前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关闭中国区所有门店后,全球第二大、欧洲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万得城电器(中国)有限公司2月27日宣布,将于2013年3月11日关闭其在上海的7家门店。万得城电器上海淮海店将继续作为主要客户服务中心运营至4月30日关闭为止。

万得城电器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布萨布透露,这一决定得到了万得城电器中国区两大股东德国麦德龙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批准,关闭门店的决定是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建立和运营必要业务规模所需的巨额投资。

在富士康的游说下,万得城电器于2010年11月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已有7家门店,全部集中在上海。也就是说,进入中国市场两年后,万得城电器中国区仍未离开上海。

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在国美、苏宁形成相对垄断的一二级市场后,万德成所谓的买断式商业模式难以落地,与竞争对手相比,既没有规模优势,也没有价格优势,注定会失败。

此前报道称,2012年前三季度,Media Markt中国销售收入为1亿欧元(约合1.3亿美元),预计全年亏损4000万欧元。

两年试用期失败

蒲少波称,经过两年的试验期,公司董事会认为,如果想在中国达到能够盈利的规模和业务量,后续需要的投入过于巨大,而且中国市场目前竞争过于激烈,因此决定退出。

蒲少波昨日对记者表示,关店决定是两大股东共同作出的,他目前无法对此发表评论,但个人认为中国仍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会勤勉履行职责直至最后一刻。“我要感谢万得电器中国区全体员工过去两年的出色工作。”

据介绍,万得城电器中国在上海总部和7家门店共有750名员工。蒲少波称,昨天已经与员工沟通了门店关闭事宜,所有员工都将获得优于国家劳动法规定的补偿。记者从万得城电器客服中心了解到,产品保修仍由厂商负责,延长保修、消费卡等事宜现阶段也可与万得城电器中国沟通。

麦德龙集团与Media-Saturn创始人Kellerhals和Stiefel家族共同持有Media Media中国75%的股份,郭台铭旗下的富士康则持有剩余的25%。2010年11月,Media Media中国在上海淮海中路537号开设了第一家商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麦德龙旗下电器销售公司Media-Saturn集团首席执行官罗兰·韦斯2010年5月在上海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2012年将投资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亿元)在上海开设10家门店,然后逐步向其他城市发展,计划在2015年开设100家门店,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一线城市。“2亿美​​元是投资资金的第一步,2012年以后我们会再决定下一步的投资额度和发展速度”,麦德龙集团当时的首席执行官科德斯说。

然而,2012年对于麦德龙来说却是艰难的一年,去年10月,麦德龙发布盈利预警,导致穆迪和标准普尔下调了该公司的评级。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德国亿万富翁、Media Markt 创始人埃里希·凯勒哈尔斯 (Erich Kellerhals) 宣布将出售其所持有的 Media Markt China 全部股份后,麦德龙遭遇了进一步打击。

麦德龙集团今年1月中旬宣布不再继续万得城电器在中国的经营活动,万得城电器在上海的7家门店已开展打折清仓活动,并停止了上游厂商的采购,门店内很多货架已经空空如也。

“买断模式实施起来很困难”

两年前百思买突然关闭门店退出中国,给消费者带来巨大冲击,相比之下,在质疑声中进入中国的MediaMarkt的退出似乎并不意外。

2011年2月,百思买关闭了其在中国的所有门店。当时,第一家万得城门店刚开业三个月,其未来前景也因此受到质疑。尽管外界并不看好,但万得城当时公开推出大幅广告,称“他们撤走了,我们给你们安心”,高调向外界回应百思买事件,并相信在中方合作伙伴的帮助下,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同时,其将一切权力下放给门店经理的分权机制,或许能帮助万得城在中国取得成功。然而,两年后,万得城也选择撤离,并没有像百思买那样坚持那么久。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中国仅8个月的2011年7月,万得城电器中国区CEO就被更换。当时外界有评论称,这家电器连锁店“正在走百思买的老路”。和百思买一样,万得城电器进入中国后也采取了现金买断商品、自家员工为顾客提供公正导购的运营模式,不少消费者将万得城电器门店视为“体验中心”。

2012年10月18日,万得城电器宣布在中国推出网上商城,启动其所谓的多渠道战略。蒲少波当时表示,“鉴于目前零售市场整体下滑,万得城电器中国今年(2012年)的发展将暂时以网上商城为主,但不会放弃实体店的扩张。”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万达广场进入中国时,采取的也是和百思买一样的买断模式。但在国美、苏宁门店林立的一二级市场,真正的买断模式很难实现。这是因为,一旦万达广场的同类产品价格低于国美、苏宁,国美、苏宁就会立刻跟进降价,上游供应商难以承受。因此,一旦万达广场想通过买断获得定价权,上游供应商就会停止供货,拒绝支持。因此,以万达广场目前的规模和业务量,很难形成价格优势,被竞争对手击败是必然结果。

是“来得不是时候”还是“根本没来”?

近年来,中国零售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尤其是来自电商的竞争压力,导致百思买、家得宝等外资零售商相继退出中国。如今,进入中国仅两年的万得城电器也选择退出,进一步给外资零售商在华发展蒙上一层“无法适应本土环境”的阴影。未来外资零售商还能进入中国市场吗?

对此,蒲少波表示,他个人认为中国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万德成退出是董事会的决定,仅为个案,不应具有普遍意义。

目前,据业内人士分析,有人认为万德成“来的不是时候”,也有人认为“根本就不应该来”。

国内一家大型家电连锁企业高管认为,Markt进入中国正值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增长乏力、家电连锁企业业绩下滑的时期,行业整体景气度不高,这进一步影响了Markt在中国的发展。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万得城电器本来就不应该进入中国市场,因为其既没有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也没有找到一个和谐的合作伙伴,而其合资伙伴富士康更看重的是展台型3C数码广场,而非标准的零售店。

永乐家电创始人、原国美电器董事长陈晓表示,外资零售商退出中国市场,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国消费者。他建议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商要坚持下去,在实现企业利润的同时,给消费者带来利益。同时,他呼吁中国零售商业模式要回归经营商品的本质。他认为,目前无论是电商还是商场,所采取的渠道经营模式最终伤害的是消费者,因此是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