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中国对欧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日最新数据显示,继本月初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突破9.0重要关口后,昨日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高位报8.7084,创下近两年来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的历史新高。
近期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持续升值,中间价近两周累计升值3000个基点,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我国对欧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据新华社
欧元近期将继续下跌
“从欧元的月线图上看,欧元目前处于宽幅下行通道中,短期看跌情绪浓厚。”中行北京分行外汇交易员陈汉华认为,早间意大利评级下调的消息一度令欧元承压。随着标普下调意大利评级,加剧了市场对欧债危机蔓延的担忧,欧元近期或将继续下跌。
目前,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正步入又一轮大幅升值小周期。人民币对欧元上一次大幅升值小周期发生在3年前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之时。数据显示,自2008年9月以来的40多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连续突破10.0、9.0两大重要关口,一度达到8.50的历史高位。两个月内,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逾15000个基点。
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两次升值周期明显不同。上一次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可谓“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爆发,受投资者恐慌情绪影响,美元在外汇市场上承担了避险货币的职能,而欧元则不断遭到抛售,导致欧元快速贬值。但当金融危机缓解,市场恐慌情绪消退后,欧元又开始上涨,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也重回9.0关口上方。
欧债危机影响中国出口
分析人士认为,若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对我国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不言而喻。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势必对中欧经贸合作造成一定影响。”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20日表示,如果欧盟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国内消费和投资进一步减弱,可能直接影响双边贸易增长;随着欧盟危机加剧,其内部压力加大,与中国的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双边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不利于中欧经贸关系发展。
“尽管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但如果欧债危机继续恶化,肯定会对我国对欧出口造成影响。”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向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积极转变,我国有能力化解出口放缓带来的困难。
“外贸顺差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已由2007年的10%左右下降到今年的4%左右,出口增速放缓带来的影响对中国来说是可控的。”高盛中国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表示,近年来,随着政府大力推动内需增长,内需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下降。
“当前,我国又一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性都非常显著。”对于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张明认为,此时要特别警惕“放松货币政策应对外部冲击”的观点,在未来政策出台时要特别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