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计算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外资持有的中国股票和债券已较2021年12月的峰值下降约1.37万亿元人民币(1880亿美元),降幅17%。此前,仅8月份,国内股市就出现了创纪录的120亿美元资金流出。
债券方面,2023年全球投资者从我们的债券中撤出了约26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显示,自2019年以来,随着我们被纳入国债指数,2500亿至3000亿美元的流入减少了大约一半。
必须承认,资本市场的流出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民币和美元的基差,导致资本趋利。但这也提醒我们,人民币贬值应该停止了,不管什么时候结束,节奏肯定是不对的。
我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现在正在经历房地产新周期,很多巨头都有债务,很多都是美元债务,美联储的疯狂加息直接坑了我们。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今年前 30 家上市开发商中有 24 家的合同销售额合计净汇兑损失 212.5 亿元人民币(27.5 亿美元)。
可见,抑制人民币贬值的势头已经刻不容缓,好在今天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处于正常的波动区间。
目前,有三个对外手段用得不错。一是抛售美国国债进行对冲。中国7月继续减持美国国债136亿美元至8218亿美元,连续第四个月减持。作为美国国债第二大海外债权国,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自去年4月以来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今年今年规模很有可能跌破8000亿美元。
另外一个就是在离岸市场发钞,吸收离岸人民币。其实我们希望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需要一定的调整,因为离岸市场主要是受国际需求驱动,也就是说美元对它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慢慢去扩大它。
最后一项是投机手段之一,黄金进口限制。根据公开交易价格计算,上周四上海金价与伦敦金价的价差达到每盎司121美元的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什么呢?国内抛售人民币、购买黄金的情绪高涨,会加大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所以会有一定的限制。当然具体措施还是由央行来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购买国之一,一直在增加黄金储备,中国人民银行8月份表示,已连续第十个月购买黄金。
今年迄今,中国已进口约 900 吨黄金,为五年来最高。黄金目前占中国 3.16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的 1.38%。
以上都是官方动作,主要目的是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既然西方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这一步是必须的。
我刚才讲的第三点,主要是私人行为,包括个人,也包括企业。
目前来看,美联储今年还有加息的可能,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金融方面防止贬值仍然是重中之重,但是难度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