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全球金融市场宽幅波动,NYMEX 原油期货创史上最大单日涨幅,工行调整点差引发关注

2024-07-28 07:05

时代周刊记者 林谟苏 长春

过去一周,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加之主要石油出口国沙特与俄罗斯之间的争斗,纽约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跌破23美元,创下20年来新低。

在美国能源部宣布购买3000万桶原油后,NYMEX原油期货3月20日收盘上涨23.14%,至25.65美元/桶,创下历史最大单日涨幅,盘中一度飙升逾35%。

创纪录的涨跌将给投资者带来无法避免的危机。

3月18日,工行突然发布一系列公告:一是宣布灵活调整大宗商品交易利差;二是终止大宗商品账户大额异常交易;农行、建行也对各自账户大宗商品交易利差进行了灵活调整。

工商银行的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

3月20日,工行总行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事件具体内容以公告为准”。

3月19日,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所所长王红英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在原油交易处于混乱状态的情况下,交易频繁可以理解。但如果涉及到一些固定的交易账户,在固定区域有组织的大规模交易,就可能涉及洗钱的嫌疑,甚至不能排除一些投资背后存在不法商业交易的可能。”

停牌并不令人意外

“由于买入产品已达到工行人民币账户大宗商品及外汇净交易总金额的上限,目前无法买入新仓。平仓交易及美元账户原油投资不受影响。”3月19日,工行客服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只要客户进行平仓交易,相应额度就会自动释放,待净交易总金额回到限额以内后,即可再次买入新仓。

3月18日,工行发布公告称,将灵活调整商品交易利差,终止商品账户大额异常交易。记者了解到,除工行外,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也于近期发布公告,灵活调整账户商品交易利差。

“交易价差可以理解为一项重要的交易成本,扩大价差也会限制剧烈波动时一些单边多头的投机行为。”上海一家外资银行交易员对媒体表示。

据投资者3月18日向时代周报记者反馈,从3月13日起,工行APP已连续暂停人民币账户北美原油、国际原油两个产品买入交易,但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仍可交易。

不过,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两大银行也通过公告提醒投资者风险,“建议投资者谨慎进行交易操作,密切关注持仓变化和保证金使用情况,在保证金不足时及时采取减仓、补充保证金等措施,防范市场波动风险和因保证金不足导致的强制平仓风险。”

3月23日,一位大宗商品市场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油价暴跌,不少用户盲目抄底,央行此举旨在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来限制一些投机行为,不再为“赌徒”提供便利。

“个人客户多次进行大规模异常交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组织性,对工行系统运行和其他用户的交易造成了不利影响。”3月19日,工行客服人员向《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对于进行异常交易的客户,工行将按照与客户签订的协议,采取终止账户商品交易服务等相关措施,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的权利。

工商银行如何应对大额交易?

其账户商品业务大额异常交易主要涉及哪些具体异常行为,将给工商银行系统和交易市场带来哪些风险?

对此,上海资深金融专家姜先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果出现有组织、有区域性的密集操作,就很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市场操纵行为,甚至存在操纵整个市场价格的可能,而且这种风险还会被迅速放大。

事实上,银行对于大额杠杆交易非常谨慎。

1995年,全球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巴林银行因交易员的大额交易而倒闭。

市场动荡,风险加大。“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异常下跌,工行主要是在控制风险,存在客户仓位被爆仓的风险,可能影响到自身。整个金融市场这次确实很不正常,风险资产和抗风险资产不再按照原来的规律运行,很大一个原因是,这次的触发因素是现代金融市场从未遇到过的由非经济、政治因素引发的系统性风险。”3月18日,上海一位资深期货研究员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头投资者损失惨重

工行两次发布公告的背景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及市场避险情绪影响,国际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流动性减少。

随着境外疫情升级、国际油价暴跌,欧美股市全面暴跌,投资者恐慌情绪不断上升,担心全球经济陷入通缩和衰退的风险,受此冲击的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国内共有25种大宗商品跌幅超过10%,其中16种跌幅超过15%。跌幅超过20%的商品有8种,分别是原油、沥青、燃料油、沪银、PTA、棕榈油​​、塑料、乙二醇。其中,国内原油暴跌48.50%,领跌市场,沥青、燃料油分别下跌39.09%、37.67%,位居第二、第三位。

“油价暴跌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国泰君安研究院首席全球经济学家华长春提醒,油价大跌将打击石油输出国的财政收入,并可能导致石油美元回流,从而给全球流动性和资本市场带来压力,影响我国金融市场。

3月20日,上海一位资深期货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投资者在这轮大宗商品暴跌中损失极其惨重——几乎所有的杠杆多头仓位都被平仓,即使没有任何杠杆,多数人在短短一两周内亏损就超过30%——用一场血洗来形容也不为过。

价格暴跌的直接原因就是石油战争,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原油需求受到抑制,沙特与俄罗斯OPEC+减产谈判破裂后,沙特迅速下调原油官方价格并计划增产,俄罗斯也加大了石油产量,价格战正式开始。

沙特的“降价+增产”举动,在原油市场掀起了腥风血雨,同时给本来就低迷的油价带来了致命打击,成为金融市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月18日,华联期货高级宏观研究员段福林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若油价持续维持在如此低的水平,全球主要资源国家将面临能源价格下跌,不得不从国际金融市场撤出资金,这将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大全球经济下滑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