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加密市场市值冲锋,SEC 调查大公司和项目,合规或成 2021 年 alt 重点问题

2024-07-28 12:04

大家好,我是Pepe。我们即将告别2020年。加密市场的市值仍在向上冲刺,但瑞波币事件的影响,包括越来越多交易所下架的消息,仍然给一些山寨市场蒙上阴影。

尤其是昨天,一位名叫 Adam 的接近消息人士在推文中提到,除了 Ripple 之外,SEC 还在调查很多大公司和项目。这也引发了国内外社区的各种猜测。

这期我们也将从专业酒菜的角度来梳理一下风险项目。我知道现在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年终总结或者新年预测的时候,但是我觉得合规性也会是2021年alt的一个关键问题,大家可以花点时间好好思考一下。如果真的有SEC的下一个大目标,那将是雷霆一击,但对很多朋友来说,也可能是一次大机会。

注:以下内容仅从专业葡萄酒和食品角度进行讨论,并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

从Ripple事件,以及过去与SEC有过打交道的其他项目来看,成为“猎物目标”有几个特点:

1. 大量融资未注册,特别是在美国司法管辖区

2.代币背后有公司(特别是在美国),公司对代币筹码有较强的控制力

3. 没有实际功能,主要靠买家的投机预期(注:这里的功能不是指白皮书里写的代币具有某些功能,XRP也不是完全没用,还是要看实际情况)

4. 市值大/募资大/影响范围大概率会大一些,但我觉得只是相对的,历史上小事都有被监管的,很多年前有个ICOrating(评级机构),被SEC发现直接或间接收取了大概10万美金的项目推荐费,结果为了撤回收费,该机构支付了26万人民币才和解。所以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小市值就安全。

现在大家担心的其实已经反映在市场上了,看看过去一周的糟糕表现,大概也是这样的:

大家的担忧有道理吗?我们挑几个典型的类别来评论一下:

1. 链接

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link”,是不是觉得不值这个价钱?呵呵,我们按照上面列出的功能来看一下吧。

Chainlink 在 2017 年通过 ICO 筹集了 3200 万美元,但尚不清楚这是否合理。

背后主要的公司叫SmartContract,位于旧金山,有一点点风险。

员工照片

筹码方面,存在一定的中心化控制风险,目前流通量不到总量的40%,大部分增量需要团队以激励节点和生态的方式释放,参与的节点必须经过链接团队审核,给予节点的收益远超正常的数据喂价成本,这里面是否存在一些不透明的交易很难说。

不过,海外社区最近也在疯狂为 Link 辩护,他们给出的依据是,在海外评级机构 Cryptorating Council 对加密货币证券属性大小的评级中,Ch​​ainlink 得分为 2 分,与以太坊相同,而 XRP 在该评级中得分为 4 分(满分 5 分,分数越高,证券属性越强)。

Link 也上线了 Gemini 交易所,这家交易所是由海外知名比特币大佬 Winklevoss 兄弟创办,据说由于是上市公司背景,上线交易标的审核比较严格,成立五年来,XRP 和 XLM 一直没有上线。

但他的公司有领克,这似乎从侧面反映出领克不具备证券的属性。

Gemini 目前有 26 种加密货币:

btc/eth/ltc/link/bch/filecoin/ren/yfi/zcash/snx/compound/crv/aave/uni/dai/orchid/amp/bat/paxgold/maker/uma/balancer/knc/0x/decentraland/storj

看到他们今年上线了几乎所有的 DeFi 币,我就放在这里给大家参考一下。我觉得不能以交易所上线来判断一切。看看 Coinbase。而 Ripple 真的只是因为它有证券属性吗?

2. Ada

Ada 也是加密货币圈的一个奇迹,似乎完全没有受到这波影响,虽然排在第八,但好像没多少人提及,内部怕是没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这波 DeFi 里根本没存在感,尽管如此,本周还是涨了十个点。

LinkedIn 数据显示,ada 背后的公司 IOHK 注册于香港,并在日本、美国等地设有办事处,员工人数可能有 100-200 人。

目前芯片的数据还不多,目前网络主要状态是参与抵押投票,不过似乎前几位持币地址都投票给了IOHK自己的节点,可能有中心化控制的嫌疑:

我也不太了解他们公司,如果你看看区块浏览器,经常能看到这种价值数十万美元的转账,不知道他们内部在干什么:

3. Polkadot

Polkadot 最近很火,得益于币安的支持,如果说 Polkadot 相较于之前的公链的优势在于资源,那么现在它的背后则是大量的资本,尤其是国内那些还没跟上以太坊的热钱。

下图是12月份最新更新的生态系统,一切等明年平行链主要功能上线再说吧:

Polkadot 可能唯一的问题就是之前三轮融资,总共 2.5 亿美元,数额不小,而且耗时较长,第一轮可以追溯到 2017 年,不知道哪天会不会被提起来。

但好在它不能算是美国本土项目,其背后的实体之一是注册地在瑞士的 web3 基金会,另一个 Parity Technologies 开发团队也位于欧洲,感觉有些遥远。

说点八卦,我在查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今年7月份被媒体曝光的融资的上币地址:

1EVhXW5aSMCtiTvzY31nfoN2qiTyLmpzcb

我再次查看了这个地址,发现里面还剩下2000个比特币,下图是这个地址的变化情况,最多的时候有3982个比特币:

如果当初他们只是转移了存储,现在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顺便提醒大家,别嘲笑那些小僵尸币,两三年前就筹集了数千BTC,说不定现在他们已经躺着数钱了。

4.EOS

现在的柚子,感觉自己就像被透绿击中了一样,什么都做不了,必须要打针才有可能恢复过来(哭笑不得)。

在合规方面,2019年的消息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当时还有一条信息:SEC还批准了Block.one的一项重要豁免,Block.one将不受通常适用于此类协议的某些现行限制的约束。

按理说SEC不会不道德地行事,所以现在看来​​市场还是过度担心,主要是钱太多了,谁也不知道这些钱到底去哪儿了,用来做什么。

还有一个问题是主网现在确实比较乱,没有一个可以打通增量市场的模型,也没有资金流入,b1 也不受欢迎,所以现在的价格表现很正常,我会先调整这些资源模型,然后再看情况。

今天我们主要讲合规问题。游族还是可以少操心一点的,毕竟B1已经表现出了积极跟SEC沟通解决问题的态度。是的,其实有问题不代表一定是死路一条。态度很重要。为什么Ripple这次更难?为什么Telegram之前就搞不定?态度很重要。

结论

1、今天就说说这四种币,大家可以根据以上四种特点,比较各种标的,欢迎交流讨论。当然,请注意,以上只是站在韭菜的角度考虑,并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2、至于瑞波币会不会归零,其实这场官司可能不会很快结束。交易所退市只是为了防范败诉的风险,所以退市的很多其实都是在美国。这场官司的成败,还是要看瑞波币能不能离开美国市场。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可能,而且交易量遍布全球。不过,如果真的输了官司,市值回到多年前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3.谁会是SEC的下一个目标?这个谜题可能到明年这个时候都无法解答。SEC其实很慢,如果想拿到确切的证据,它必须能够阅读所有公司的电子邮件,甚至可能派卧底特工到那里工作。所以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另外,今天的重点就是五个字:态度很重要。出现问题就解决。我相信这个市场中的大部分目标都会这么做,而不是走Ripple的老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