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空成本下降,离岸人民币为何反而升值?
国军宏观周浩、孙颖超
2023/11/17 19:07
国君宏观指出,由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一直较为稳定,空头对政策意图仍抱有警惕。同时,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人民币在每年最后两个月呈现走强趋势——这可能与不少企业的外汇结汇习惯有关。
这几天,离岸人民币快速升值,从7.30一路飙升至7.25。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背后当然有外部因素,即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预期导致美元走弱,但也有市场不解之处,尤其是10月中旬以来,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开始明显下降。
离岸人民币的融资成本开始明显下降,意味着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也下降了,但离岸人民币并没有像一些投资者担心的那样贬值,反而在近期美元走弱的带动下出现了较强的升值。
我们认为中间价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由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直比较稳定,空头对政策意图仍心存疑虑,不会轻易押注该领域,而是希望等待更明确的信号。同时,熟悉人民币季节性的交易者会知道,人民币在每年最后两个月往往会走强——这可能与很多企业的结算习惯有关。
展望后市,离岸人民币首先需要关注的关键位置是7.17左右,也就是目前的中间价所在位置,一旦即期汇率到达此位置,中间价是否会进行调整,值得市场关注。
若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强并突破7.15,部分投资者或需调整对人民币的中期看法。但无论如何,人民币的反攻都会伴随着美元的走弱,且节奏会逐渐加大。
离岸人民币的走强也一定程度上表明,所谓的“卖空成本”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叙事,过分执着和强调某种叙事逻辑,或许是另一种“船到渠成”的剑法。
这几天,离岸人民币快速升值,从7.30迅速走高至7.25。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背后肯定有外部因素,即美元受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预期而走弱,但也存在一些市场不解之处,尤其是10月中旬以来,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开始大幅下降。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自8月中旬开始上升,背后的意图之一就是提高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但10月中旬以来,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开始大幅下降,意味着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也同步下降,但离岸人民币并没有像一些投资者担心的那样贬值,反而随着近期美元的走弱而出现强势升值。从技术指标来看,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期已突破50日及100日均线,且技术上也已形成明显的多头排列。这些现象综合起来都指向离岸人民币已脱离贬值压力较大的7.30区域,开始迈向下一重要关口7.15。
观察离岸人民币的走势,我们会发现在10月20日前后,市场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此之前,市场对离岸人民币的整体看法是看跌的,交易仓位倾向于美元多头;当离岸人民币在7.30水平开始挣扎时,其融资成本开始明显上升,这也意味着做空人民币的成本开始上升。但即便如此,离岸人民币在7.30水平几乎形成横盘走势,似乎表明多空双方的力量比较均衡。不过在10月中旬之后,离岸人民币的融资成本开始明显下降。以1个月离岸人民币HIBOR为例,8月中旬到10月中旬几乎维持在5%左右,但近一个月来,已经逐渐回落至3%的水平。
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一幕,那就是利率下行意味着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也开始下降,但离岸人民币却没有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贬值。从技术图上看,离岸人民币在10月下旬基本处于弱势区间,但并没有跑偏的迹象。究其原因,中间价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由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一直比较稳定,做空者对政策意图还是比较谨慎的,并没有轻易在这个区域押注,而是希望等待更明确的信号。同时,熟悉人民币季节性的交易者会知道,人民币在每年最后两个月往往有走强的趋势——这可能和很多企业的结算习惯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看,越接近11月,越需要考虑季节性可能再次发挥作用。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加上近期美元随着加息预期降温而走弱,离岸人民币也相应走强。这种情况与去年11月份十分相似。从去年的走势来看,人民币的上涨势头延续到了今年1月份,而从季节角度来看,1月份也是人民币表现不错的好时机。展望后市,观察离岸人民币的第一个关键位置在7.17附近,也就是目前的中间价所在位置。一旦即期汇率到达该位置,中间价是否会调整,将值得市场关注。如果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强并突破7.15,部分投资者可能需要调整对人民币的中期看法。但无论如何,人民币的反攻力度会随着美元的走弱而逐渐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