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5月31日电(马梦薇)进入2024年,美联储降息次数推迟、降息次数减少的预期成为人民币汇率的“逆风”。5月份,美元指数走弱,非美货币承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波动不大,当月下跌25个基点至7.1088,今年迄今已下跌261个基点。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外汇市场政策工具充足,决策层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决心坚定,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加之近期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看好度有所提升,人民币资产成为境外机构进行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
先表扬后批评
4月末,人民币汇率内外部环境发生积极变化,进入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
具体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至7.1644,为2月份以来最高点,累计涨幅近700个基点,创今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但5月30日,离岸人民币跌破7.27,创六周新低,跌至7.2745。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则在7.20-7.25区间波动,最高涨至7.2050,最低跌至7.2497。
截至发稿,5月份,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9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80个基点;4月份,二者分别下跌约183个基点和上涨24个基点。
交易员表示,美联储降息延迟后美元指数再度反弹,美债收益率上升对人民币构成一定压力;5月非农数据公布前,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难以出现较大转变,汇市波动率或维持低位。
4月底以来,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亚洲货币纷纷走弱之际,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健的特征凸显。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关涛表示,尽管日元汇率创下34年来新低,但当前形势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有明显不同。一方面,与20多年前相比,亚洲经常账户收支、汇率政策灵活性、外汇储备、外债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抵御强美元周期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与20多年前相比,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经济金融影响力有升有降,人民币成为越来越多亚洲货币的名义锚,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着亚洲货币“稳定器”的作用。
图为5月份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涨跌情况
中长期仍有稳定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外汇市场政策工具箱充足、决策层稳定人民币汇率态度坚决,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之近期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看好程度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资产成为境外机构进行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表示,汇率政策要兼顾内部和外部均衡,既要通过汇率市场化波动吸收供需压力,又要在汇率出现单边走势或一致预期时果断干预,打破负面螺旋,使汇率波动呈现收敛特征。
管涛表示,央行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强,货币才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巩固和加强经济上行势头是稳定汇率的关键。同时,在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汇率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也是在为经济调整争取时间。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认为,短期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内生动力仍有恢复空间;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相对韧性强,且今年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进一步回落,美元指数或将高位震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维持震荡格局的可能性较大。但人民币汇率超预期贬值风险并不大。央行在汇率问题上表态坚定,未来若面临较大贬值压力,预计将继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分析和风险防范,并可能继续加大汇率领域的相关政策或预期引导措施,稳定汇率走势。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研究主管李刘洋表示,从定调来看,汇率政策没有太大变化,稳定预期可能仍是当前的目的。“但在稳定预期的过程中,我们仍需适当增加弹性”,他指出,汇率出现弹性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美元走强,需要弹性回升来减轻一篮子货币升值的压力。总体上,我们仍需在稳定预期的基础上,逐步引导汇率弹性回升。
此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金融市场上,外资债券持仓持续上升,北向资金2月以来转为净流入。总体来看,经济复苏势头强于预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为人民币汇率平稳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