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形有波动、势仍向好,中国经济运行特点解析

2024-09-05 15:01

放眼当前和长期,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形式上有所波动,但趋势性依然向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数据的“形式上的波动”集中在短期内。

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需要出发作出决策、采取切实举措,依靠切实的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缓解困难,稳定市场预期,稳定宏观经济大局。

正确判断中国经济,必须有战略定力和辩证眼光,只有从世界看中国、从大局看局部、从未来看当前,才能真正把握规律、增强信心。前不久发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受国际环境愈发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影响明显不预期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变量众多、体量巨大的经济体来说,短期波动是暂时的。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辩证、长远看待经济运行的“形态”和“趋势”。

从当前和长期看,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形式上有所波动,但趋势仍向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数据的“形式上波动”集中在短期,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冲击,4月份一些指标出现回落、增速放缓。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趋势仍向好”主要看长期。今年以来,一季度4.8%的经济增速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物价涨幅处于较低水平,4月份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4%;货物进出口继续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1-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9%;主要群体就业基本稳定,4月份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强、活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在短期波动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经济新动能正在快速增长。虽然受疫情冲击,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但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4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4%,产业升级的趋势没有改变。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和投资也表现出积极因素,基本生活用品销售继续增长,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38692亿元,同比增长3.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5%,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5.9%和13.2%,社会领域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4.9%和12.5%。可以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有利条件还有很多,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既要继续保持长期向好的“势头”,又要积极应对短期波动调整的“形”,解决好短期波动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一方面要切实管控好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高度重视4月份部分指标波动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筹划增量政策工具,让稳增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落实好“防疫、稳经济、保发展”的要求。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有序开展,稳经济政策措施持续见效,发电、消费等一些先行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经济运行很快将回归正常轨道。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需要出发作出决策、采取切实举措,依靠扎实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缓解困难,稳定市场预期,稳定宏观经济。

风吹草动见真知,火烧眉毛见真金。越是面对意想不到的冲击,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肩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加快落实已确定的政策,积极出台有利于经济稳定、提振市场预期的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