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资本论
《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扉页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的结晶,它集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于一体,是一部系统而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科学社会主义巨著、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在这本书里所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读本
资本论
大家好!小崔和大家又来啦!相信大家在上篇中已经了解了银行资本、银行利润的相关内容,接下来的三篇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资本主义地租吧!本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性质。
❖
资本主义地租
第44讲 资本主义地租(1)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关系的总和。一定的土地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质也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在私有制社会中,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归剥削阶级私有,成为占有劳动人民剩余劳动的手段。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是一部分人垄断一定数量的土地,把它当作一个排除一切其他人、只服从他们自己私人意志的领地。”
在人类历史上,与私有制相联系的土地所有制,有大庄园制、种植园制、租佃制、小农经济等,这些都建立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也有纯粹经济契约关系,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形式相联系。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制的一种形式。它同历史上其他大规模土地私有制一样,特点是劳动者不占有土地。与以前以土地作为剥削手段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同,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不再包含过去社会土地私有制所附带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纯粹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指出:“土地作为劳动的条件和土地作为劳动是一样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土地只是他凭借垄断权向工业资本家即农民索取的一定的货币税;土地的分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个在苏格兰拥有土地的地主,可以在君士坦丁堡度过一生。”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把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的生产条件完全割裂开来,使他们成为与生产过程无关的人,却要分享社会生产成果。这表明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已经成为社会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这是文本中一个完全无用和可笑的赘生物。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适应资本运动要求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归地主所有,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租借土地,雇佣农业劳动者在土地上从事生产。在这种关系中,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土地私有制的经济实现,在于地主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而获得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在这种生产关系下,地主、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是三个相互依存而又利益对立的阶级。三种收入形式是资本主义地租、利润和雇佣工人的工资。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土地所有者拥有土地,但一般不直接在土地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将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经营,因此,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是地租收入。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进行资本主义经营的资产阶级,在农业部门就是农业资本家。他们的利益实现方式和在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一样,在农业部门使资本增值,并从中获取利润。当然,也有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投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一举两得”,既赚地租,又赚利润。脱离了人身依赖,失去了土地和一切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也必须这样做。雇佣工人是实际从事生产的劳动阶级,他们同其他一切部门一样,只有通过向资本所有者缴纳贡赋才能获得收入。他们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而他们的收入形式就是工资。因此,资本主义农业中存在着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三个阶级,他们在经济上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与此相应,收入形式也存在着三种:地租、利润和工资。一个阶级的经济利益实现的形式。
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和小农经济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各国历史条件不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路径也不同,主要有两种典型形式,列宁称之为普鲁士道路和美国道路。
普鲁士道路是一条逐步改造封建地主经济的改革道路。它的特点是:“中世纪的土地所有制关系不是一下子消灭的,而是逐步地适应资本主义,所以资本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留了它的半封建性质。”通过这条道路形成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长期保留了封建农奴制的残余,制约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因此,这样形成的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发展比较缓慢。这条道路在普鲁士最为典型,所以被称为“普鲁士道路”。
美国道路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随后的发展中,通过小农经济的逐渐两极分化,土地集中,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一方面,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农业工人;另一方面,少数农民转变为大农场主。地主经济不复存在,或者已经被没收、打碎封建庄园的革命所摧毁。农民在这种条件下占据了优势,成为农业的独特代表,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农场主。这条道路是在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因此是一条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形成的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受封建经济关系的制约较少,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由于这条道路在美国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中比较典型,所以被称为“美国式道路”。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性质
马克思指出:“不管地租的具体形式是什么,一切地租类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地租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经济形式,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即某些人取得某些土地的经济形式实现的经济形式。”但是,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是不同的,它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也是不同的,因而,地租的性质也是不同的。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业资本家要想从事资本主义农业经营,实现资本价值的增值,就必须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作为报酬,以获得土地经营权。但土地所有权本身既不能创造使用价值,也不能创造利润,因此,农业资本家以地租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那部分收入,如利润、利息等,只能来自于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投入农业的资本也要求获得按照平均利润率与其自身量相匹配的平均利润。因此,在农业中经营的资本要能够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就必须能够获得平均利润,同时也能够稳定利润。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地租就是资本家为获得土地经营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额利润。利润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为了在理论上准确把握地租的性质,还必须区分资本家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租金和实际租金。实际租金是指单纯为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金额,它只是土地租金中资本家付给土地所有者的部分。现实生活中,除了实际租金外,租金还包括:
①土地固定资本的折旧和利息。在出租的土地上,往往有灌溉设施、仓库、牲畜圈舍等生产建筑物作为固定资本。这些固定资本是由租地的资本家所建。当土地全部出租时,它们就附着在土地上,连同土地一起属于土地所有者。当土地再次出租时,土地所有者就会向佃农索要这些生产设施的折旧和利息,这些都将成为租金的一部分。
②土地租赁资本家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一些中小土地租赁资本家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接受低于平均利润的利润,低于平均利润的差额也要作为租金的一部分支付给土地所有者。
③扣除农业工人的劳动价值。土地租赁资本家为了保证自己获得足够的利润,往往压低雇佣工人的工资,把新创造的价值中本来应该用来补偿必要劳动的部分作为地租支付给土地所有者。这些都不属于真正的地租。只有从概念上排除上述部分,才能真正研究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都是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取得的地租,但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有以下不同:
①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为基础,通过土地所有者和承租土地的资本家之间的契约关系来确定的;而封建地租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通过对农民不同程度的压迫来确定的,并以超经济的强制手段来保证。
②从数量上看,资本主义地租只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封建地租则包括农民几乎所有的剩余产品,甚至包括农民的一部分生活必需品。
③资本主义地租反映的是土地所有者和佃农(农业)资本家共同分割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封建地租反映的是封建地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占有。
马克思图片集
01
●1878年10月22日第34期《帝国法制报》,刊登了反社会主义例外法。
02
●批评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于1881年加入莱比锡社会民主党
03
●德国社会民主党威登代表大会纪要
04
● 马克思1875年5月5日写给白拉克的信和《德国工人党纲领评论》的开篇
✦
专家论坛
✦
和大卫·哈维一起
读《资本论》
“在19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理解和描述简单易懂。但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在我们的时代应该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因此在这本书中,我把自己对《资本论》对当今世界的相关性的理解,以及《资本论》文本中最当代的思想都纳入其中。”
--大卫·哈维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第三章的部分。
✦
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开始形成
✦
马克思指出,如果奴隶主手头有新的廉价奴隶来源,他们就可以用过度劳累的方式杀死现有的奴隶。但劳动力市场也是如此:
用劳动力市场取代奴隶贸易,用爱尔兰和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农业区取代肯塔基州和弗吉尼亚州,用德国取代非洲!我们听说过度劳累正在害死伦敦的面包师。
马克思在这里引入了另一个重要概念:过剩人口。过剩人口确保资本家可以过度剥削工人,而不顾他们的健康或福利。当然,过剩人口必须为资本家所用。马克思在这里引用了济贫法官员的例子,他被指示“将农业区的‘过剩人口’送到北方,说工厂主会吸收和消费他们。”在努力为制造业区提供劳动力的同时,农业区也方便地免除了济贫法规定的义务。
一般说来,经验向资本家表明,总是存在着过剩人口,即与资本增长的当前需要相比过剩的人口,尽管这些人发育不良,寿命短,更新换代很快,而且可以说在他们尚未成熟时就被采摘掉。另一方面,经验向深思熟虑的观察者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虽然从历史的观点看几乎是昨天才诞生的,但它已经迅速而深刻地破坏了人民生活的根本;工业人口的衰落只是由于不断从农村吸收自然生长的重要元素才得以减缓;甚至农业工人,尽管他们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并且他们之间有自然选择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只有最强者才能生存),他们也发挥着无限的作用,但也已经开始衰落了。
过剩人口影响资本家的行为,影响他们是否关心劳动力的健康、福利和预期寿命。作为个体资本家,他们可能会关心。但在竞争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强制下,个体资本家别无选择。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卡尔·马克思
✦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读本
网络文化工作室
我们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以有声作品的形式分享给您,让您在阅读中思考、学习、提高,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更多年轻学子的认同。
指导老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伟平
指导老师:朱家俊
团队成员:杨金如、杨云琪、张旭民、袁晓池、陈佳宁、张怡宁、赵宣新、贾思琪
投稿 | “趣味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网络文化工作室
内容编译|杨金如和杨韵琪
音频| 张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