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助力京津科技研发转化

2024-10-23 12:02

为服务京津地区先进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昨天,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以下简称:为滨海-中关村)。该中心的挂牌运营,将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生产力,进一步支持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技术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政府、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共同组建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这样的交易所在天津上市并运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将为提升京津两地的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带来哪些帮助?中国技术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刘立军表示,中心将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的专业服务、平台渠道和资源优势,结合滨海新区能源化工行业的技术需求和应用场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优势产业。以此为平台,拓展北京高校面向区域的优质创新资源,构建京津常态化创新合作机制。

“与传统通过投资转化研发成果的模式不同,借助中心搭建的平台,我们可以将北京及全国高校的优质科技成果直接引入滨海新区。专利转让、许可、技术股权投资等交易模式,并与这里的企业或产业发展的需求形成对接合作并开展孵化。”刘利军说,“中心揭牌首日,举办滨海新区首期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班,并将继续开展培训、概念验证等科技成果路演和人才对接活动。

此外,结合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中心还拟探索复制中关村改革试点政策,共同在滨海—中关村落实“先用后付”政策会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试点引导京津优质科研成果在滨海新区转移转化。

“北京的高等院校拥有非常丰富的研发资源,该中心的成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推广和转化北京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科技创新的供需匹配成果与相关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开放北京与天津的科研开发。”先进制造一体化路径,让更多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天津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赵继超表示。

实现“北京研发、天津转型”不仅需要搭建专业平台,打造符合科技企业发展的创新载体同样重要。

距离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不远,在滨海-中关村核心位置,我市首个大型新型工业用地(M0)项目——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北塘湾”)以作为工业园区)也加紧建设。产业园内为北京理工大学定制的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大型桥式起重机设备已安装完毕,工作人员正忙着安装调试首批3D打印设备。

“3月底,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的工业园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目前二次结构已完成80%。近日,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我们和园区成立的工作团队正在对有意入驻的企业进行内部调研,空间和功能设计尽量满足企业的实际产业化需求。”北塘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强说道。 ., 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者。此外,产业园内综合服务楼、员工餐厅等配套设施也已进入机电安装装修阶段,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对于滨海-中关村来说,新增工业用地项目(M0)弥补了园区工业用地为零的短板,更加贴近企业用地、空间的实际需求。滨海—中关村办主任陈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把这里打造成为‘北京研发、天津转型’的最佳平台,形成具有北京协同特色的‘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圈’。 、天津、河北。”

作为京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滨海中关村迄今已注册企业超过5400家,已为1000多家北京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支持,在一项任务上转换高分答案。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和载体成功搭建,滨海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们将以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挂牌运营和新工业用地项目(M0)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突出园区对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和天津先进制造业研发优势,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桥头堡’。”陈强说。 (记者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