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高粱价格 进口成本 酿造需求 替代
【文章导语】
上半年国内粳高粱市场价格呈现震荡回落的走势,供强需弱的基本面和相关替代品对高粱市场形成利空影响。下半年,伴随着经济修复进程的进一步推进,白酒等终端消费或边际改善。且下半年高粱产区持续处于减产周期,供应预期或将收紧,预计对粳高粱市场价格或存一定支撑。但终端补货周期在四季度结束后或以货源流通为主,预计下半年高粱市场价格或先涨后跌,整体波动幅度有限。
| 正文3086字阅读时间18'欢迎分享
上半年国内高粱市场价格震荡回落
上半年国内粳高粱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的趋势,其走势与我们在《2022-2023中国高粱市场年度报告》中预测的观点基本一致。由图2可见,2023年高粱价格运行处于相对高位,2018-2023年高粱市场价格整体呈现“N”形,价格高点出现在2020年11月,为2.20元/斤,价格低点出现在2018年10月,为1.00元/斤。2023年1-6月份,东北高粱市场均价为1.91元/斤,同比上涨18.63%。6月30日东北高粱市场均价收于1.89元/斤,该价格较年初下跌5.50%。春节前受特殊外部因素影响,酒水消费欠佳,2-3月份东北高粱市场价格并未出现短暂的上涨行情,而是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压低了上半年价格重心。
2023年上半年高粱市场运行的高点出现在1月初,价格达到2.00元/斤,同时也处于18年以来的较高价格水平(较最高价2.20元/斤低0.20元/斤)。一方面高粱产量下降,收购成本居高对净粮出货价格形成支撑;另一方面防控政策优化后的强复苏预期以及供应商集中采购存货,供需两端对价格均有所带动。2-3月份因需求表现偏弱,且进口高粱和糯高粱对其替代,东北粳高粱价格明显回落。4月中旬玉米价格上涨带动进口高粱价格上调,国产高粱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5月份进口高粱价格下跌,东北粳高粱与进口高粱价差扩大,下游采购进口高粱用量增加,东北粳高粱价格再次步入下行通道,并持续至6月中旬。6月16日,东北高粱均价收于1.85元/斤,此价格处于年内低点。
上半年东北市场价格的震荡下跌,与宏观影响下的采购需求释放不及预期,供应商持续去库存,进口高粱进口成本下降导致替代增加等有较为直接的关系。
上半年规模粮商持续去库存,进口存部分替代
据卓创资讯统计,由于2021/22年度高粱上市后价格持续走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尚可,播种面积较前一年略有增加,2022/23年度中国高粱种植面积同比增加。尤其是糯高粱种植面积替代了部分粳高粱,但受天气和种植品种影响,2022/23年度中国高粱产量242万吨,同比减少7.98%。因产量下降,新粮上市后粮商和下游建库积极性较高,持货成本偏高,一季度供应商积极去自身库存。截至6月末,东北高粱产区余粮占比20%,较去年同期快2个百分点。
2023年1-5月份中国高粱进口量164.07万吨,同比减少67.72%。从主要进口国高粱来看,1-5月份美国高粱进口量83.29万吨,占比50.76%;澳大利亚高粱进口量50.96万吨,占比36.44%;阿根廷高粱进口量29.55万吨,占比37.49%。虽然2022/23年度美国高粱减产,进口成本居高,饲料行业性价比不高,需求欠佳,进口总量同比下降。但是国内酿造行业采购需求尚可,与国产高粱价差下,酿造替代需求上升,预估1-5月份进口高粱在酿造方向供应量80万吨-100万吨。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价格窄幅弱势运行
上半年采购需求释放不快,高粱市场价格窄幅偏弱运行。一方面酒厂供应商持续积极去库存,采购需求未有效释放;另一方面消费恢复欠佳,日常白酒消费不及预期,1-5月份白酒产量同比下降13.6%。上半年仍以下游大型白酒企业刚需采购为主,部分酒厂增加了糯高粱采购需求替代,导致对粳高粱需求的抑制。另外从销区批发市场走货情况来看,进口高粱和糯高粱购销占比从6%和39%上升至25%和54%,粳高粱购销占比从55%下降至21%。
综上所述,上半年酒厂供应商持续去库存,采购需求下降。进口高粱和糯高粱酿造行业替代需求增加,同时白酒产量的同比下降抑制对原粮高粱的消费,粳高粱需求量下降,导致国产粳高粱市场价格下跌。
下半年,预计高粱市场供需格局紧平衡,7、8月份高粱价格或稳中上涨。9、10月新粮陆续上市,货源供应量逐步增加,下游随用随采,价格或稳中偏弱。11份随着吉林白城和内蒙古兴安盟一带高粱集中上市,供应量增加且上货成本下降,高粱价格或继续下行。11-12月份待高粱上货成本筑底后,市场各环节主体或采购建库,受需求释放拉动,价格或存窄幅偏强运行。
新季高粱种植面积减少,下半年价格或高位震荡
从供应面来看,高粱种植面积与上一年度毛利的相关性属于中高度正相关,上一年粳高粱种植收益同比上涨12.75%,农户种植积极性较高。但5-6月份高粱种植带受厄尔尼诺天气因素影响,东北持续降雨偏少墒情干旱,高粱实际种植面积不及预期。据卓创资讯初步统计,2023年国内多数产区高粱种植面积同比持平或小幅减少,仅有少数地区种植面积同比增加。其中粳高粱和糯高粱种植面积均较去年小幅下降。初步统计2023年新季高粱种植面积654.10万亩左右,同比减少5.34%。如果降雨和霜期等天气情况正常,初步预估新季高粱产量或在22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9.09%。
从需求方面来看,在防疫政策优化后,经济修复仍以“场景式”恢复为主。旅游、餐饮等行业率先复苏且势头较猛,对于下半年的白酒消费预期略优于上半年。对应原粮消费情况来看,亦是如此。8-9月份新粮上市前,高粱市场货源供应下降且粮源集中,粮商持货成本居高,下游酒厂秋季开工生产,刚需采购释放需求,余粮成本居高,与市场价格倒挂下挺价意愿较强。秋冬季节随着气温下降,终端白酒生产进入旺季,加之消费需求恢复的预期,或对原粮采购需求存一定拉动。从高粱酿造行业采购需求预测数据来看,预计2023/24年度高粱需求量43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1.18%。
粳高粱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7-9月份上涨概率最高
粳高粱市场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其中7月、8月、9月、11月上涨概率较大,尤其是8月份上涨概率达到80%,主要是市场供需结构决定。10月、12月粳高粱随着供应量的增加,市场出现下跌的概率较大。结合高粱市场供需结构变化,终端酒企和供应商的采购节奏,种植情况对基层采购成本的影响等,预计今年下半年高粱市场或基本延续上述季节性波动的规律,个别月份略存差异。
整体来看,考虑今年特殊天气对高粱市场的影响,高粱种植面积和产量或不及预期,将对下半年高粱市场价格底部存在支撑。2023年下半年粳高粱价格走势或可与《2022-2023中国高粱市场年度报告》中预测的价格走势保持一致,但供需结构对上货成本或存一定支撑。在上一产季粮商利润欠佳的情况下,预计10-11月份高粱集中上市后粮商高价抢收积极性不高。但因种植面积同比下降,产量预期同比减少,或对高粱市场出货价格存在支撑,因此10-11月份粳高粱价格或高于预期。7、8月份市场需求释放,成本支撑价格或稳中偏强运行;9-11月份或有小幅回落可能,12月份节前释放需求拉动价格窄幅上涨。根据季节性规律判断,下半年高粱价格运行区间在2.00元/斤-1.80元/斤,高点或出现在8月份,2.00元/斤左右,低点或出现在11月份,1.80元/斤左右。
风险提示:天气的不确定性对高粱的单产和产量存在影响、下半年高粱的进口量、进口成本、资金贷款量、粮商的建库节点、酒厂招标节点、国内经济和消费复苏力度等。
E N D
业务咨询、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