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内物价水平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023-08-16 09:01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任何一个国家都已无法脱离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而独善其身。于是汇率作为一国货币价值的对外体现,物价水平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代表,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国经济运行状况、政策调节作用的核心经济变量和锚定指标。而汇率与物价水平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途径也成为广大学者越来越关注的对象。而在处于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我国,面对着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水平的显著增强,也逐步加快、加深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步伐和进程。自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了汇率并轨,自此我国开始实行单一汇率制。在新的汇率制度下,引用相关文件所述我国主要实行“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的,有管理、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并且人民币汇率主要与美元相对挂钩,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也长期在均衡水平上下浮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了人民币在实际操作中开始固定钉住单一美元。进而,结构矛盾突出、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这也迫使央行对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直到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实行了汇率制度改革并放开了单一汇率制度,自此开始实行,引用相关文件所述“参考货币篮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

与此同时,人民币相对美元直接升值2%,并且中央银行对外宣布我国汇率不再单一钉住美元,我国迎来了新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调整机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汇率改革后我国汇率也开始了加速持续升值,于此同时则伴随着近几年我国不断高涨的物价。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2005年1月的104.5持续波动式的上涨至2013年12月的138.5。自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关注我国显现的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的所谓“双涨”局面。如果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在名义有效汇率表示法下,一国汇率升值则应对国内价格上涨起到抑制效果,然而我国出现的人民币的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同时发生的经济、社会现象却违背了经典的经济理论的观点。究竟如何解释这种所谓“乱象”,以及人民币汇率与我国物价水平间是否存在相应的联系?为了探讨并解释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汇率改革前后的数据,结合国内外对汇率与一国物价水平间关系相关理论的研究,基于理论综述分析以及计量模型检验的研究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物价水平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