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短期猪价无大涨基础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 陈光华21日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价15.1元/公斤,略高于去年同期。生猪价格低位运行时间超过预期,主要原因还是阶段性供大于求。而农业农村部近期也组织了专家、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会商,综合研判,目前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消费增长乏力,短期猪价缺乏大幅回升的基础。但随着秋冬季节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有望逐步回升。
而今年4月中,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回落加上五一、端午节日拉动需求,综合判断,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养殖亏损程度整体将轻于上年同期。然而此后玉米、豆粕价格未能进一步回落,反出现较强势反弹,而猪价则依然弱势不改,重心仍有下移,二季度生猪养殖亏损情况较一季度进一步扩大。至6月底,猪价破7、猪粮比破5,自繁自养、外购仔猪头均亏损均在350元左右。而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截至7月第2周,全国生猪价格14.2元/公斤,头均亏损仍达到200元。而去年同期,猪价已经拉涨至22元/公斤以上,头均盈利已经突破600元。
发改委:预计短期猪价或小幅震荡波动
据发改委监测,截至7月19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4.12元/公斤,比7月12日上涨0.07%;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为2.88元/公斤,比7月12日持平;猪粮比价为4.90,比7月12日持平。截至目前,猪粮比价在5:1之下已持续4周。本周国内猪价偏强运行。目前市场有一定看涨情绪,但终端消费对行情支撑力度或有限,预计短期猪价或小幅震荡波动。
产能下不来,猪价真能大涨吗?
近两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多次阶段性的调整,但波动幅度均相对平缓,存栏绝对值均高于正常保有量,意味着产能一直处于合理偏高为主(绿色表示产能正常波动,黄色表示产能大幅波动,红色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对应生猪供应充足。虽然近期农业农村部首度提出生猪养殖要适度合理去产能,但后期农业农村部三大重点工作之首依然是继续加强生产监测预警,紧盯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确保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区间。从保供这一角度看,再无重大疫情干扰等情况下,后续能繁母猪跌破4100万头的可能性为0,除非官方调整正常保有线。
理论上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2022年4月,在环比连续下降10个月之后,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4177万头,为近两年的低点,但依然高于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5月份起,能繁存栏回升,此后连增8个月,至2022年12月底,能繁存栏4390万头,2023年1月-5月,能繁存栏再度持续下降,但6月份环比再度回升。理论上,今年生猪出栏量低开高走再降的走势,1季度出栏低点,2、3季度逐渐回升,4季度再度回落。但实际上,生猪出栏量还受到配种率、产仔数、成活率等多因素影响。
2022年3季度猪价大幅上涨,其对应的能繁存栏是2021年9-11月份,黄色区域,而今年3季度出栏生猪对应的能繁是2022年9-11月份,依然是黄色区域,同比变化不大。
那么,今年3季度,猪价能复制去年的走势吗?近几日,猪价的强势大涨是否依然只是昙花一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