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政策简报》第10期-No.1 金融危机?德国各界莫衷一是

2023-08-25 16:00

杨云秋 唐艋(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遭监管部门接管并关闭。这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关闭事件。同月,瑞士联邦政府宣布,瑞士第二大银行集团瑞士信贷银行将被瑞士银行集团以30亿瑞士法郎(约合32.3亿美元)的对价收购。根据瑞士国家银行在19日发表的一份公报中表示,瑞士国家银行将提供大量流动性援助,以支持瑞银对瑞信的收购。

随着硅谷银行的倒闭和瑞士信贷银行的收购,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欧美银行股价暴跌,社会各界对于金融体系的担忧日益上升。各国投资者为规避风险,转入贵金属市场,金价一路飙升,一度升破2000美元/盎司。若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则会像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样,最终造成经济的深度衰退和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为稳定金融市场,欧洲央行、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相继通过限制加息等手段促进银行货币流通,增加美元交易,稳定金融市场。

德国政府:德国银行体系没有风险

德国总理朔尔茨认为瑞士信贷银行被瑞士银行收购不会对德国银行体系构成威胁。德国政府发言人毕希纳也强调此次情况不能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提并论,并对瑞士当局在瑞士信贷银行出现问题时采取的果断行动表示赞赏。

德国联邦财政部同样认为目前德国银行体系没有风险。据财政部发言人称,德国银行系统总体稳定,德国经济有高度的复原能力。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也对德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及健全性持肯定态度。

联邦经济部咨询委员会的经济学家延斯·苏德库姆(Jens Südekum)在接受《图片报》采访时提到,德国目前股权比例良好,无不良贷款,因此经济情况相对良好。即便是出现银行挤兑等紧急情况,欧洲央行也做好了随时采取措施的准备以确保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德国经济研究所:潜在危机不容忽视

德国经济研究所 (DIW Berlin) 主席和柏林洪堡大学宏观经济学教授马塞尔·弗拉茨舍尔(Marcel Fratzscher)则持不同看法。他于4月3日在《经济周刊》上发表了相关文章,特别指出了金融和银行危机的不可预知性,且容易出现误判。例如2008年人们误判全球金融体系完全足以应对美国投资银行的破产,最终却迎来了金融危机。因此,他认为德国金融行业内的潜在危机仍不容忽视。

马塞尔认为,德国私营银行管理层的不正当激励措施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制止。经济情况良好时,私营银行的管理层的工资和奖金高得惊人;而经济下行时,他们则会面临失业转业等问题。此类体制导致银行的利润被部分管理层私有化和银行经营成本社会化。如果缺乏更严格的监管,则会出现银行倒闭、损失由纳税人来承担的情况。

其次,德国银行机构体制不够灵活。根据笔者了解,德国国有金融机构比重高,大部分银行必须严格守区域经营原则,不能跨区经营。毋庸置疑,这可以避免中小银行之间出现过度竞争,但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扩张,从而造成大部分德国银行利润低的局面,在经济下行或出现市场波动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流自主应对危机。

此外,马塞尔并不赞同欧洲央行以加息的方式应对通货膨胀。他认为,若没有明显的经济衰退趋势,欧洲央行不需要也不应该偏离其先前的关键利率政策,而是应采取其它货币政策工具来预防系统性的银行危机。例如欧洲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固定利率向银行提供它们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从而抵御资金流动性瓶颈。如果个别银行仍然遇到了支付困难,欧洲中央银行可以向它们提供紧急流动性援助。

未雨绸缪,稳中求进

本次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也会发现,危机的接连发生有偶发性。

瑞士信贷银行危机的爆发与俄乌战争息息相关。此前瑞士银行以其中立国地位和高安全性服务条款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资产,而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瑞士参与制裁俄罗斯,冻结俄罗斯在瑞士的资产。仅瑞士信贷银行就冻结了俄罗斯190亿美元资产,约为俄罗斯在瑞财务的三分之一。之后,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资金开始逐步流出,最终造成了瑞信挤兑。

硅谷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美国缺乏稳定的金融政策,引起市场的大起大落。美政府为了对抗疫情,刺激经济,大量印发货币,硅谷银行因而吸纳了大量存款。为了赚息差,硅谷银行买入大量的10年期固定理财,年化收益率1.6%左右。这些固定理财投向了看起来非常稳妥的美国国债和企业债。而2022年美联储频繁大幅加息,美联储市场利率最高达到了5.2%,这意味着硅谷银行要倒贴3.6%利息给储户,这种倒挂直接导致硅谷银行之前的投资出现巨大亏损,最终走向破产。

当下的经济情况与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存在巨大差异。一方面全球化合作深度前所未有,世界政治经济局势日益复杂、瞬息万变;另一方面,虽说经济呈疲软态势,但仍然在稳步发展中。德国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其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的欧债危机中都表现出比较好的韧性和恢复能力。德国实体经济如汽车制造、电气工业、机械制造和化工等行业在其中作了重要贡献。

面对通货膨胀和潜在危机,德国政府要采取公开透明措施,获取民众信任;同时继续在后疫情时代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银行各界要理智应对,采取稳定的政策;同时未雨绸缪,以应对未知和变化,才能最终实现德国经济的稳中求进。

*文章刊载于《川外区域国别研究简报》(第10期),2023年4月。

金融危机美联储_金融危机美国货币政策_金融危机 美元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