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粮食出口国传出限制出口信息,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国宣布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
国内多地出现了抢购粮油的现象,一些超市大米、面粉货架甚至出现空位。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虽然官方纷纷发声,但还是抵挡不住大家囤粮的热情。我问了问家里人,大家都说:“虽然粮食短缺看起来是不太可能发生,但是价格上涨控制不住啊,多囤点,省的以后贵了,又要多花钱买。”相信很多老百姓(603883,股吧)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粮食真的会变贵吗?疫情对物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看一下CPI的数据就知道了。
2020年1月2月,CPI处于历史高位,这也说明疫情期间确实物价上涨的比较明显,这也是由于运输物流等停工停产导致的。根据2020年4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同比看,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0%,农村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8.3%,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6.2%,服务价格上涨1.1%。3月份,随着疫情的缓解复工复产逐步加快,物流运输成本下降,加上春季时令菜上市量增加,很多食品价格跌幅较大。
鲜菜价格下降12.2%、鸡蛋、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5.1%、3.5%和0.2%。
随着生猪调运逐步畅通、屠宰企业复工复产、各地陆续加大储备肉投放力度,二师兄猪肉的价格也下降6.9%。但大家要注意,下降的是环比数据,同比数据更值得注意。同比是与历史同时期比较,比如今年3月和去年3月比较;环比是与上月比较,就是3月与2月比较。
虽然3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仍然达到18.3%,尤其肉类价格居高不下,像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6.4%,牛肉、羊肉、鸡肉同比涨在10.7%—21.7%之间。也就是说,相比于去年这会儿,吃肉可贵多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是无肉不欢,一天不吃大米饭可以,一天不吃肉就总觉得缺点啥。因此,肉类涨价大家体会还是挺深的,而且这些家禽家畜都有出栏周期的,一两个月内供应很难大量增加,价格短期很难降下去。但长期来看,肉价实际上已经从顶峰开始进入一个下降的区间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也表示,在生猪产能稳步恢复的情况下,猪肉供应将得到改善,猪肉价格也会随之回落。随着全国生猪产能正逐渐恢复,供应量逐渐加大,猪肉价格下行是趋势。而且国家也在想尽办法调控价格,今年以来,中央储备猪肉已连续13次投放,最近一次是4月2日,商务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向市场投放2万吨中央储备猪肉,有效缓解市场供求压力,稳定了价格预期。所以未来可以预测的是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缓解,未来的物价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大家完全没必要恐慌性囤油、囤粮,食品放置时间过长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最后,不知道您对于现在的物价有什么看法?您认为现在的物价高吗?欢迎评论区互动评论,说出您最真实的想法吧!我是小司,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请为我点个好看哦~如果您有什么投资理财的问题问我?请添加manmanjun16的微信号,私信给我问题,我将为您一一解答。
2020该如何理财?哪种投资更赚钱?A股能投资吗?如何做好家庭保障,护住钱袋子?您在理财中有什么疑惑需要解答?添加manmanjun16的微信号,私信给我,免费帮您答疑解惑!同时还可领取一份2020投资理财攻略(包含投资秘籍、保障攻略)限量50份!先到先得!跟着清华学霸投资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