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当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和进展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公认的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的过程。 最终目标是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并在国际上流通。 通常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先决条件是它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 我国正在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采取了日本、英国等国的做法。 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为本国储备美元,是我们单方面的承诺,而美国政府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这是一种不平等的承诺。 我们可以称之为英国模式或英国货币国际化。 目前我们已承诺经常项目下美元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美元可自由兑换人民币。 我们正在制定开放资本项目、承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国政府储备的美元的计划和时间表。
2、英国货币国际化引发的问题:货币主权丧失
除美国外,所有加入美国建立的西方国际货币体系的货币,均由发行该货币的国家银行保证与美元的自由兑换。 他们都采用英国模式。 这就导致各国的货币政策不独立,并受到美国的影响。 央行货币政策调控。 比如,当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利率很低并且无处不在的时候,各国政府就被美国绑架,不得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上的钱过多并且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当美国实施货币紧缩政策时,各国不得不提高利率,阻止资本家将本国货币和资产兑换成美元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导致美元的枯竭。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承诺其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为美元,那么其货币和经济政策就会被美国政府劫持。
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发动侵略战争,特别是侵越战争,美国的开支赶上了二战。 入不敷出,物价常年以10%的速度上涨。 主要依靠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制美元,接受西方的承诺。 自由兑换美元的国家掠夺了大量财富,导致日本、英国等国物价飞涨。 年通胀率最高达到30%(附录1),远远快于中国官方披露的目前中国物价上涨速度。 相反,前苏联、东欧国家、中国等国家不承诺与美元自由兑换,因此不受美国央行货币政策影响,物价保持稳定。
今年前5个月,我国央行通过减少基础货币供应量来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控制物价上涨速度。 但由于外资大量涌入和贸易顺差,基础货币增加了1.65万亿元。 央行绝不能从国内商业银行抽走2.57万亿元现金来实施货币紧缩政策,导致国内银行币值紧张,引发金融危机,差点导致银行破产。 央行不得不提供紧急现金援助,取消紧缩货币政策,恢复之前的宽松货币政策(附录2)。 这是因为我们早就承诺美元可以自由兑换成人民币。 与此同时,美国央行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激增并大量进入中国,这是市场基础货币增加的必然结果。
目前我国承认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增发的25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兑换美元(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明确表明了这一点),相当于给了给美国资本家,让美国资本家买。 中国工厂买了中国货,我们储备的美元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债券等,而且大部分都给了美国精英。 这也与国家准备承诺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必须储备大量美元有关。 然而人民币却成了美元的代金券。 市场上流通的每一张人民币的背后,都是央行储备的美元。 在美元可以自由兑换成人民币的承诺下,美国人如果印美元,就可以获得人民币的增发,相当于把我们增发人民币的主权交给了美国。
人类对经济发展规律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美国掌握了美元霸权,控制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货币主权,并从西方国家掠夺了大量物资。 然而,它产生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通货膨胀。 过去十几年,我们承诺美元部分自由兑换,导致产能同比激增,物价同步上涨,资源枯竭。 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 其原因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错误。 转型路径。 现在我们要承诺与美元完全自由兑换,并将我们的货币主权交给我们的战略对手。 相反,美国人没有任何承诺。 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不能采用日本、英国的货币国际化做法。
3、英国、日本等国家是美国的盟友,我们是竞争对手。 我们不能采用英国模式。
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 同盟国与法西斯主义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西欧协约国由于遭到德国的占领和轰炸,军事物资供应能力非常薄弱,主要依赖美国提供的战争物资。 5月,美国召集英法等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终决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两个附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决定了美元的价值。 国际货币地位,核心内容包括: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共同谈判国际货币事务,为成员国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
作为国际货币,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加入国承诺经常项目下本国货币可自由兑换为美元,即在正常商品交易下,该国央行承诺可自由兑换。
战后,西欧国家共同面临苏联输出社会主义的威胁。 西德、日本、意大利等国被美国占领,不得不支付大量赔偿。 他们需要美国提供物资来恢复工业生产,提供粮食来防止饥荒蔓延,所以他们不得不加入美国控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交出货币控制权。 美国承诺提供国家安全帮助和经济援助,包括为西欧国家制定和实施马歇尔援助计划,以及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各国驻军。 美国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西欧、日本等国家,对付苏联,成为世界霸主。 现在美国这样做就是为了击败中俄,消灭潜在对手,成为世界霸主。 我们不是美国的盟友,不能采用美国盟友的模式。
4、美元是世界上唯一的国际货币,英国模式只能成为伪国际货币。
许多国家储存日元、英镑和欧元等西方货币。 一方面,这是与日本、英国等西方国家贸易的需要。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和英国储存了大量美元,并承诺随时兑换成美元。 结果。 我们说美元是世界上唯一的国际货币,因为美国不同意用日元、英镑、现在的欧元兑换成美元来购买物资,也就是说美国不同意用美元来购买物资。承认它们为国际货币。 如果没有美国的承认,很明显它们不是真正的国际货币,而是附属于美元的伪国际货币。 如果美元不存在,它们就不会成为国际货币。 英镑、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被视为国际货币,是因为英国、日本等国家政府储备了相应的美元。 这些货币被视为国际货币,因为它们在国际收支中是美元的替代品,代表着其政府的美元储备。
另一方面,美国并没有承诺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为美元,这实际上使得美元很难成为真正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我们知道,现在各种货币都是法定货币,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生产。 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将美元兑换成货币发行机构承诺的这些货币。 反过来,我们拥有“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如果用一种“货币”兑换美元,恐怕不能说是可以自由兑换,因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兑换美元并不是发行美元的美联储所承诺的。 ,但仅限于货币发行银行。 由货币发行银行持有的美元数量决定。 当发行银行储备中的美元全部兑换完毕后,美元可自由兑换的承诺就无法兑现,也无法兑换成其他货币。 所以,这个兑换机制只是美元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事实上,任何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都无法真正自由兑换成美元或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从两国角度来看,美元是完全不可兑换的,因为对方国家是通过出口商品或服务而不是通过自由兑换来获得美元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否兑换美元并不是完全免费的,而是有条件的。 国家国际收支有净收入,储备有足够的美元。 这也说明,采用英国模式并不能保证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由各国加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公司状组织,美国占股17%。 同时,IMF协议规定,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主要条款需要85%的份额同意,这样美国就可以一票否决。 任何拟议的改变都确保只有美元才能成为西方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 因此,我们不能效仿英国模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5、美元不是世界货币,我们不应该支持美元的霸主地位
通过采用英国模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必须支持美元的主导地位,从而帮助我们的战略对手。 回顾历史,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是有问题的,更不用说成为世界货币了。
1944年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西方世界的国际货币地位。 事实上,战后很多国家都没有签署这个协议,苏联和东欧国家也没有参加。 就连英国也没有立即投降,而是在其前殖民地英联邦国家推广英镑的使用。 当时,从表面上看,英镑仍然是领先的储备货币,英国三分之二的海外金融债权都归英镑区所有。 英国对英镑领域实行了管制,阻止他们将持有的英镑兑换成美元。 由于英国需要美国的援助,英国从美国获得贷款用于战后重建,不得不同意在英国控制的数十个英联邦国家履行这一承诺。 当时的英国因战争受损,生产能力十分薄弱。 英镑没有太大的购买力,所以英联邦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换成了美元。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参加布雷顿森林协定。 许多战后在中国和苏联支持下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并没有参加这一协议。 由于当时我国科技水平较低,需要从西方进口设备和材料。 我国需要出口产品换取美元来购买所需的材料。 但是我们基本上不储备美元,出口获得的美元很快就换成了我们需要的物资。 这与大量储存美元外汇,从而承认美元为国际货币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和很多国家的贸易都不用美元,包括当时的中苏贸易。
当时美国还需要出口商品换取外币,还储备外币来购买美国没有的特殊产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德森曾在书中介绍,美国还出口商品,获得了大量外汇储备。 后来情况发生变化,这些货币就没用了(附录8)。
20世纪70年代,由于战争开支巨大,美国大量印制美元以获取西方盟友的物资。 结果,美元和西方各国货币贬值非常严重。 按黄金价格计算,十年间美元仅贬值25美分。 一个人的购买力。 当时,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纷纷抵制美元。 日本专门出台政策补贴企业和消费者进口物资、减少美元持有。 西欧国家实行美元存款100%存款准备金率、无息或负利率等促进美元支出的措施(附)3)。 可以说,当时如果把美元称为国际货币,就连美国的盟友也是打心底里不同意的。 美国必须通过货币互换获得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的货币,才能从这些国家进口物资(附录4)。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不再支持第三世界的反美斗争,美国军费消费大幅下降,美元购买力下降速度放缓。 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承认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并开始优先引进外资,允许美国人用美元在中国投资,这一下子扩大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从美国西方的中国的盟友,后来许多在中国支持下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扩大了其覆盖范围。 。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范围的扩大,让美国无偿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和支持,从而成功击败了苏联。 苏联解体分裂后,东欧和俄罗斯国家也承认了美国的国际货币地位,从而奠定了美国今天的国际货币地位。
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不仅仅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西欧国家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放弃了对抗美国,还向美国投降,让美国人拿着美元,顺利进入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获得财富、击败苏联、占领世界的结果。 否则,美元只能是世界某些地区的国际货币,也是美国走狗的国际货币。 它永远不会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货币。 即便如此,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它是世界货币,因为仍然有一些国家不承认它。 我们没有必要采取英国的做法,承认美元霸权,交出货币主权。
6、英国模式使得中美经济协议不平等。
在本月12日结束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在经济对话层面达成的最重要协议是中国同意签署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投资协议。 在双方最终达成的书面文件中,美国必须给予中国同样的承诺。 然而,纸面上的平等并不代表实践中的平等,更不代表实践中的平等。 因为我们现在正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采用英国模式,造成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不平等。 因为我们承诺美元可以自由兑换成人民币,美国不承诺人民币可以兑换成美元。 我们在美国的投资只能通过出口货物换取美元来实现。 美国人的投资实际上是通过印钞票来实现的。 2008年以来,美国一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国的银行和企业有充足的资金,纷纷涌入中国投资。 由于我们国家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且不使用这些美元进入中国,所以相当于中国向中国提供了免费的人民币。 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购买生产资料、建厂。 我们应该取消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承诺,允许美国资本家向中国出口商品并获得人民币进行投资,从而完成真正的互惠投资协议。
七、现行人民币国际化方式造成的经济损失
我们现在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是学习日本、英国的模式。 如今,美国不再从事工业消费品的生产。 从国外进口的每1美元商品,卖给消费者5-10美元,差价就变成了美国的国民产品。 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短短两年时间,它就从中国拿走了100亿美元的利润(附录5)。 美元的购买力主要依赖于中国等国家的生产能力。 在现在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下,因为我们承诺美元可以自由兑换成人民币,虽然美国人基本不从事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但是拿着一张印好的美元欠条去中国就变成了一种投资,而且他们买了我们的工厂。 。 虽然我国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生产了世界约一半的工业基础产品和工业消费品,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免费供应给西方的。 因为我们虽然赚了很多外汇,但实际上是为外国资本家赚的。 外国资本家在中国的人民币资产超过了我们的外汇储备。 我们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西方资本家的。
目前,外国资本家控制了我国大部分进出口贸易,我国出口的6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他们采取高价进口、低价出口的方式,将大量利润留在国外的母公司。 按购买力平均汇率计算,每年进出口贸易给我们造成的损失高达2万亿美元(附录6); 中科院年初的研究报告(附录7)指出,2011年,美国无偿从中国拿走了3.66亿美元的财富,是中国当年产出的一半以上。 虽然我国人均工业产品产量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四倍多,但我们的人均消费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占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尚未整体脱贫,仍属于世界银行定义的贫困阶层。 美国基本不从事工业消费品生产,但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数倍。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大部分产出都被外国人抢走了。
我国大量的资源被转化为商品,出口到美国。 这就是我国资源枯竭、物价不断上涨、环境难以改善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损失难以估量,如果继续下去,将引发难以想象的经济社会灾难。
八、人民币国际化建议
我们要学习美国推动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方法和途径,学习苏联在东欧建立的地区性国际货币卢布,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推动美元国际化。在我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让其他国家将其货币纳入人民币。 免费交换。我们建议
1)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包括技术开发体系、生产能力和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外部依赖,从而摆脱美元霸权的影响。 只有增加人民收入,增加国内消费,从而增加国内市场容量,才能摆脱对国外市场的依赖。 只有在国内消费,才能防止材料出口到国外,从而可以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消耗率。 有了产能,我们就可以发更多的钱,不需要外国资本家拿钱。
2)向巴基斯坦、朝鲜等关系密切的周边国家提供国防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并通过经济援助出口人民币,促使这些国家承诺本国货币与人民币自由兑换,从而推动国际化人民币在该地区的地位。
3)如果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在美元体系内推进,其他地方也应该要求美国政府,包括美联储,承诺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美元,这样人民币和美元就可以自由兑换。美元具有同等地位,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而不是像日元那样。 伪国际货币,如英镑和欧元。
本文已发表于《内部参考》。
附录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金钱的诅咒》,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95页
附件2:黄卫东,附件“钱荒”与通胀同时出现的根源及解决之道,解读央行资产负债表
附件3:迈克尔·赫德森,《全球分化美国统治世界的经济战略》,杨果果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版,2010年6月,第70页; 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起源与基础》,季飞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一版,2008年8月,第335页
附录4:美国中央银行宏观管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高级官员编,谭秉文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第84-85页。
附录五:黄卫东,看看苹果手机在我国的巨额利润,就可以看到美国文化侵略造成的损失。
附录6:我国每年外贸损失超2万亿美元
附录7:中科院国家卫生课题组2013年1月8日发布的《国民健康报告》。见报告:美国2011年收获超7万亿美元霸权红利,近一半来了来自中国。
附录8:迈克尔·赫德森,《全球碎片化与美国统治世界的经济战略》,杨果果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一版,2010年6月,第48页。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