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纽约咖啡、糖和可可交易所交易的咖啡豆期货合约有两种类型:C型咖啡豆(交割标的为来自19个国家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但不包括巴西)和巴西B型咖啡豆咖啡豆。 。 然而,B类咖啡豆期货合约因交易低迷而于1982年退市。 目前,该交易所仅交易C类咖啡豆期货合约。 在伦敦商品交易所(LCE),有罗布斯塔的U型咖啡豆期货合约。 不同交易所交易不同类型的咖啡豆期货合约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因素:纽约距离Namanhae较近,而伦敦距离Namanhae较近。 非洲是我们的邻居。 事实上,1968年至1970年间,纽约咖啡、糖和可可交易所也推出了罗布斯塔U型咖啡豆期货合约,但生意清淡,最终退市。
对于在纽约咖啡、糖和可可交易所交易的C型咖啡豆期货合约,在交割时,价格将根据其来源国家的不同,在标准价格的基础上上涨或下跌。 哥伦比亚咖啡豆是唯一可以加价的咖啡豆(每磅2美分),其他国家的一级咖啡豆只与标准价格相同,有的可以降到每磅6美分(埃塞俄比亚)。
价格决定因素
影响咖啡豆价格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五个因素:供应变化、气候变量和病虫害、各国政府政策和国际咖啡组织的措施、罢工和市场谣言、季节因素。
1、供给变化
2、各国政府政策及国际咖啡组织措施
当然,咖啡豆的价格与其供给和需求有关,但咖啡豆的需求相当稳定,因此供给的变化成为短期价格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尤其是巴西、哥伦比亚等主产国的产量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巴西生产的咖啡豆不是CSCE交割的标的物,但由于巴西产量最大,巴西产量的变化自然会影响所有咖啡豆的价格变化。
3.天气变化和虫害
巴西的咖啡豆生产不仅规模最大,而且巴西咖啡豆的发展还受到天气条件(干旱和霜冻损害)的影响,使其在咖啡豆市场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每年的六月和七月是巴西的霜冻季节。 在此期间,巴西是否出现冻害成为影响咖啡豆价格的主要因素。 由于大多数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气温和降雨量都非常稳定,因此巴西的气候变化是咖啡豆贸易商关注的主要焦点。
一般来说,西半球的天气状况是影响咖啡豆价格的最重要因素,而害虫是东半球咖啡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由于害虫防治技术的改进和成本的降低,害虫已不再是影响咖啡豆的主要因素。 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各成员国各怀鬼胎的情况下,经过多次谈判,新的国际咖啡协议仍然没有制定出来。 因此,除非国际咖啡组织能够制定出成员国一致认可的公约,否则国际咖啡组织将无法控制咖啡豆。 价格的影响将逐渐减弱。
咖啡豆主要生产国的政府政策也是咖啡豆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巴西这个全球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的政府政策比其他国家更为重要。 当巴西政府决定储存其生产的大部分咖啡豆时,确实会在短期内提高咖啡豆的价格,但也会让哥伦比亚或其他中美洲和非洲生产国增加其市场份额。
4. 罢工与市场传闻
主要咖啡豆出口港口的码头工人罢工或传闻罢工有时会影响咖啡豆的价格,因为这可能导致库存增加或市场预期增加。 由于咖啡豆主要生产国都在发展中国家,罢工可以说时有耳闻,但有时却很难说清真相。 不过,除非是长期罢工,否则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不会太久。
5、季节因素
由于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4月至8月的收获期,特别是9月至7月,价格很可能出现低价,然后通常会放缓。 慢慢趋于稳定,并在次年一月至二月间达到高点。 这是因为北半球的冬季是咖啡豆的最大消费季节。
不过,过去的数据显示,巴西咖啡收获期间出现霜害或干旱的概率也非常高。 如果发生灾难,价格会迅速上涨。 即使这段时间巴西或其他中亚产国出现冻害的概率不高,此时买入咖啡豆期货的风险仍然低于做空,因为有时会有关于冻害或冻害的传言。市场。 夸大灾难的消息在得到证实之前往往会大幅抬高咖啡豆的价格。
咖啡豆是全球交易量仅次于原油的大宗商品。 价格的涨跌与咖啡豆生产国的政治、经济稳定密切相关。 几十年来,它一直是世界上投机性最强的商品。 大盘交易商、经纪商、期货交易商和咖啡豆生产国都在买卖空头、投机获利。 自1999年7月以来,最大生产国巴西遭遇干旱无雨,影响了咖啡树的开花。 市场预计,巴西未来产能将大幅减少,可能导致供应过剩。 咖啡豆期货随之上涨。 去年10月它们飙升。 价格达到每磅1.5美元的高位。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1999年12月,巴西迎来甘雨,灾情得到缓解。 咖啡豆的价格持续暴跌,这证明咖啡豆是世界上最具投机性的商品。
根据咖啡豆生产国的精算计算,咖啡豆必须卖到每磅一美元以上,咖啡农才能盈利。 因此,如果咖啡豆价格跌破1美元,咖啡豆生产国将陷入严重困境。 半个世纪以来,每当咖啡豆突破一美元大关,咖啡豆生产国就会启动“储豆”计划,这意味着政府会筹集一笔资金,在咖啡豆上寻找多余的咖啡豆。市场并在新的一年将它们封存。 对于减少夜间仓库咖啡豆的流动从而提高咖啡豆的价格是非常有效的。 但由于咖啡豆生产国连续两年天气恶劣,“封豆”计划的成功并不如预期,咖啡豆价格继续在低位区间徘徊。
毕竟一个国家的力量带来的后果是有限的,所以生产国组成了国际咖啡组织(ICO),制定每个生产国的咖啡出口总量和出口配额,干扰市场供应以维持咖啡价格豆子。 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咖啡豆的供应量增加,逐渐导致原本运转平稳的系统出现缺口。 一方面,消费国不愿意补偿获取咖啡豆的高昂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连年丰收,咖啡豆生产国开始不遵守出口配额协议,用自己的魔法增加出口数量。 该协议反而成为优势国家扩大市场份额的法宝。
注:国际咖啡组织
国际咖啡组织是1963年在伦敦成立的政府间组织,由咖啡进口国和出口国组成。 该组织负责执行国际咖啡公约,维持咖啡的合理价格,提高世界咖啡财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