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二手交易平台闲置物品用户上当受骗时有发生

2023-11-30 06:01

近年来,网上二手交易平台深受消费者欢迎。 卖家处理掉了闲置物品并重新利用,买家也省了钱,皆大欢喜。 但由于二手交易的特殊性,用户在一些网上二手交易平台上经常受到欺骗。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英介绍,目前网上二手交易平台主要有两种运营模式:一是平台回收二手物品,经过检验、消毒等程序后,将其回收。开放给用户购买; 另一种是消费,对于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直接交易,平台仅提供相应信息,交易过程由买家和卖家自行沟通。 记者调查发现,后一种模式较为常见,但风险也较高。

商品质量没有保障,这是买家最关心的问题。 兰女士曾在某平台购买过一款二手无线耳机。 卖家提前发送了产品序列号、官网购买记录等信息。 兰女士认为是正品,就付了钱。 但拿到耳机后,她感觉音质很差。 兰女士咨询店家后发现耳机是假货。 有消费者反映,他们遇到过一位卖家,声称自己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是“冲动购买”。 它们是“新的、未开封的”,希望以低价转售。 他还发布了包装盒照片、收据等信息。 然而,买家收到货拆箱后发现鞋底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显然不是卖家所说的“全新”。

售后服务是一个问题,这也是消费者面临的普遍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李莉表示,根据规定,传统电商平台上的卖家应当负责保证其销售的商品质量,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销售服务。 但在二手交易中,卖家一般不保证所售商品的质量。 对所售商品提供保修等售后服务,不支持传统电商模式中常见的不合理退换货。 这原本是因为出售闲置物品的卖家并非专业经营者。 然而,一些商家却利用这一点,冒充个人用户,以出售闲置物品为名,销售新品,从而逃避售后服务责任。

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二手交易进行诈骗。 浙江省海宁市的徐先生曾经在某平台看中了一款手写笔。 在询问产品信​​息时,卖家建议对方微信沟通了解详情。 “卖家多次表示,在平台外交易可以节省一笔手续费,而且产品价格还是不错的。”他说。 不能再低了。 于是我直接把700元钱通过微信转给了他。 没想到,卖家却失踪了,并且拒绝发货。 微信也拉黑了我。”

个人卖家线上交易_卖家交易平台_个人卖家平台

一般情况下,网上二手交易平台可以实行资金托管。 一旦出现问题,平台可以及时干预,止损。 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千方百计以节省手续费、产品打折为借口,诱导消费者离开平台,进行私下交易。 徐先生表示,现在大部分平台都会提醒用户不要进行平台外交易或者线下交易。 但一些新用户要么不了解情况,要么图谋利益,要么落入陷阱,屡屡上当。

在二手交易中,应注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李莉表示,平台要切实履行责任。 不仅要对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卖家信息进行登记和核实,还要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并公示对平台经营者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刘英建议,平台应建立二手商品质量鉴定体系,通过权威机构对商品质量进行评估,防止假冒伪劣商品混入二手交易市场。 “同时,平台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明确平台运营者和平台内人员。 经营者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专家提醒消费者,交易前应仔细关注平台规则、卖家认证、历史交易记录、信用评级等信息,避免离平台交易。 您应加强证据意识,注意索要原始发票或购物凭证、产品凭证等,遇到诈骗时及时报警或向平台举报。 (沉同瑞)

《人民日报》(2021年9月6日第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