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一波三折。 经过前两波大起大落,国际油价今年3月前又重新回到每桶90美元左右徘徊。
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海外市场经济复苏乏力预期,加上原油供应增长预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价上涨; 另一方面,当前通胀高企的局面对油价形成利好支撑。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当前国际油价陷入两难境地。
不过,多位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低油价将有利于中国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对出行和消费需求也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刺激作用。
国际油价恢复半年前水平
今年3月初,WTI原油价格从90美元/桶下方快速上涨,最高达到110.15美元/桶,随后迅速回落至85美元/桶附近,完成一波上涨并在半个月内出现下滑。 随后,WTI原油价格震荡攀升,直至6月8日触及118.08美元/桶的历史新高。此后,WTI原油价格开始转向下行,再次跌破90美元/桶关口。 8月,恢复到2月15日左右的水平。
“国际油价多空博弈仍在继续。当前主要矛盾是,一方面,地缘政治局势引发的欧洲能源供应危机正在支撑国际油价;另一方面,投资者担心油价疲弱。”海外经济复苏,这将导致需求面远不及预期。” 徽商期货研究院能源化工部研究员刘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国际油价反弹面临较大阻力。 此外,在美联储和多国央行加息的背景下,各国货币政策或将加速收紧,全球经济放缓迹象日益明显,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这将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能源需求疲软进一步加剧。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国际宏观经济数据下滑,导致市场调整对加息力度的判断。 有分析师认为,由于美国宏观经济数据下滑,美联储抑制通胀力度可能放缓,加息力度可能不及此前预期,势必对国际油价造成较大影响价格。
国元期货能源化工行业分析师张晓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美国7月CPI数据已经出炉,市场对美国通胀数据持续走高的担忧有所放缓。 在美元指数走软的背景下,原油价格受到小幅提振。 不过,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原油库存增幅超过预期,增加了市场对原油需求的担忧。 与此相对应的是,OPEC和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对于原油供需调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考虑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OPEC下调了未来原油需求预期; IEA根据欧洲高温天气上调了原油需求预测。 当前国际油价在90美元/桶关口附近波动,主要得益于原油需求的复苏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 由于短期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预计短期原油价格或将在多空博弈下维持窄幅波动。
有利于中国经济稳步复苏
WTI原油期货价格在90美元/桶关口附近波动,反映出市场对原油需求预期的波动。 金鑫期货能源研究员唐建林表示,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7月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发布,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将持续发酵,引发对原油需求的担忧。 此外,美国经济的高通胀导致投资者对美联储9月大幅加息的预期不断上升,这也让原油期货多头保持警惕。
唐健林还表示,如果美国7月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大幅加息的预期将会放缓,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 加之近期欧洲能源危机持续,IEA上调全球原油需求预测,原油期货看涨信心也将有所恢复。 当前主导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是原油需求预期的变化。 短期原油市场的焦点应该回归到大宗商品的属性上。 需求预期的波动可能成为影响原油价格的主导因素。
国际低油价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油价回调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将对制造业、交通运输、消费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石油需求国,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油价下降,一方面可以降低石油进口成本。对于国内石化行业来说,成本降低可以持续一方面可以转嫁给下游终端产品,一方面可以降低石油进口成本,另一方面国内出行成本也会降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拉动消费需求。” 刘姣认为,在当前国际原油供应增长的预期下,加上市场担心海外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及预期,预计国际油价短期将维持弱势。
张晓还认为,国际油价下跌将降低进口成本,从而对中国经济运行成本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内经济稳定发展。 目前,除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外,国内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也保持稳定。
“国际油价调整将直接拉动国内PPI下降,降低下游制造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 唐健林认为,短期来看,市场对下半年原油需求预期的波动将影响原油价格的波动; 从中线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油需求或回落,加上供给端增加的预期,原油价格重心预计将回落。继续向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