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6.7%! 印度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发布。 如果不是沙特去年从石油中获得巨额利润,印度的增速将稳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
在经历了COVID-19疫情的痛苦之后,印度经济在2021年开始快速增长,并在2022年延续了增长趋势。在世界经济继续面临极其巨大的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印度却交出出色的表现,使其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明星”。
印度GDP将在2022年超过其前主权国家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与印度的快速进步相比,英国却呈现出衰落的迹象:七国集团中,英国是唯一一个GDP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经济体,实质上已陷入经济衰退。
人们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2022年印度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购买特色手工艺品。新华社信息
新的经济数据公布后,印度民众开始盘算自己的经济总量何时能跻身世界前三。
印度金达尔全球大学教授黄英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与超越英国相比,印度学界更关注进入“世界前三”的意义,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度综合国力力量也将进入这个世界。 前三名。
政治和经济繁荣
印度政府近日公布2022年10月至12月GDP统计数据,同比增长4.4%(下同)。 事实上,由于消费需求低迷和通胀高企,第四季度经济表现实际上低于预期。 但考虑到去年第三季度6.3%的增长和第二季度13.2%的增长,全年依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不少国际机构认为,2023年印度经济将爆发出更多活力。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在2月1日的预算演讲中表示,2022/2023财年(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印度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增长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也认为,印度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增速(6.7%)下降至2023年的6.1%,并在2024年反弹至6.8%。
印度央行印度储备银行研究显示,以目前超过6%的增速,印度经济总量有望在2025年或2026年超越德国,并在2027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这种惊人的“三级跳”并非遥不可及,因为印度现在的经济规模相当于日本的80%。
经济的快速增长让印度政府显得非常自信。 印度总理莫迪在去年8月15日的独立日演讲中甚至为印度成为发达国家制定了时间表。 他说:“我们必须在未来 25 年内,在我们有生之年,将印度变成一个发达国家。”
一个国家是否晋升发达国家,取决于人均GDP水平。 一般认为,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国家就可以称为发达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2021年印度人均GDP为2256.6美元。 印度仍属于中低收入经济体,即人均GDP在1086美元至4255美元之间。
2020年12月17日,一枚P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从位于印度东南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蓬勃发展的印度近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受到青睐。 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向印度提供了诸多“好处”,希望拉拢印度。 与此同时,印度继续与俄罗斯保持联系,冲突后两国经贸关系得到很大改善。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林民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利润角度看,印度传统上主要从中东国家进口石油,但冲突爆发后,大量进口石油。来自俄罗斯的“折扣”石油。 ,取得了实质性的利益,西方国家并没有过多干涉。
此外,今年印度正式成为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这是印度首次承担这一职责。 印度消息人士透露,今年的G20峰会初步定于9月初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印度外交将围绕G20等一系列峰会展开。 印度正在努力打造“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继续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发达国家就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对话,推动国际秩序变革。
刘宗义表示,印度已逐渐淡化过去的“不结盟”外交战略,转向“多党联盟”,以提升印度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印度经济动力
与许多经济依赖“出口驱动”道路的发展中国家不同,印度的经济增长更多是内需的结果。 庞大而年轻的人口支撑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在印度,个人消费占GDP的60%,其增长已成为印度经济的不竭动力。
印度人口仍在增长,这对于增加个人消费来说是个好消息。 据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将于今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中印人口均超过14亿,两国人口加起来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联合国去年11月15日宣布全球人口达到80亿。
黄英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印实际人口差距已经很小。 按照人口发展趋势,印度人口超过中国是“迟早”的事情。 但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超越的具体时间点会有所不同。
2022年,印度人的平均年龄为28.7岁,其中15岁至64岁的人口比例约占63.6%。 印度相信,凭借其年轻人口,它可以利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分工。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施鲁蒂·拉贾戈帕兰也表示,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才库”。
不过,黄英红认为,印度人口多并不等于人口红利。 他说:“人口要转化为红利,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工业、以及足够的社会尊重和自由。” 他进一步表示,印度要想加快发展,就需要做好上述工作,充分发挥潜力。
当前,印度政府越来越关注自身经济结构问题。 印度制造业仅占GDP的15%。 2014年莫迪上任时提出了“印度制造1.0”计划。 2019年,莫迪第二次就任总理后,提出“印度制造2.0”计划,重点发展先进化学电池、机电产品、汽车、医药、电信网络、纺织产品和技术,食品制造、太阳能技术、白色家电和特殊钢等十大制造业。
关于印度制造业,莫迪的目标是将印度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15%提高到25%,创造1亿个新制造业就业岗位,推动印度商品出口占世界总量的10%贸易。 1.7%升至3.4%。
由于技术积累、供应链、劳动力素质等原因,印度迄今为止无法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也无法完全替代中国产品。
印度浦那,工人们在中国海尔集团工业园工厂内工作。新华社信息
中国海关总署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359.8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远高于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印度对华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
刘宗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印度经济在疫情过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它从中国进口许多中间产品,加工后出口到以欧美为主的海外市场。 印度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所以印度有必要正视赤字的原因,但没必要“盯着赤字不放”。 中印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应着力不断加强合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也需要看到,印度目前采取的是聚焦核心制造业的政策。 以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芯片行业为例。 莫迪政府不愿意从测试、封装等行业后端切入半导体市场。 而是直接针对行业最关键的环节——晶圆制造。
印度于2022年宣布计划投资7600亿卢比(约636亿元人民币)打造生产激励计划。 该计划将为半导体、显示器制造和设计行业以及印度电子制造业的先锋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激励计划。 行业的“新时代”。
印度对自身制造业发展的定位是把印度建设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供应中心。 尽管目前许多措施仍在制定和推广过程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将很难忽视印度制造业的实力和潜力。
专栏主编:赵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