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9日电 问:金价下跌,你想买黄金,但银行告诉你要小心。 这是怎么回事?
中新财经记者 左玉坤
金价下跌了!
今年1月下旬以来一直上涨的国际金价终于在6月份出现拐点,震荡下行。 金价下跌吸引了很多黄金买家,那么现在是购买黄金的好时机吗?
资料图:人们在商场购买黄金首饰。中新社记者 陆明 摄
金价下跌,买黄金
过去一个月,美联储加息应对高通胀的强硬立场推动美元指数维持在20年来的高位,令金价承压。
国际金价自今年3月触及2070.42美元/盎司高点以来一直下跌。 截至7月1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收于每盎司1703.6美元。 国际金价连续四周下跌,创近10美元历史新高。 月度新低。
消息很快传遍国内黄金市场。 “去年价格在370-380元/克左右,今年7月之前大多在400元/克左右,现在基本已经跌到375元/克左右了。” 从事黄金珠宝生意的余先生说。
另一位黄金品牌业务员告诉记者,今年6月以来,商场黄金饰品的价格不断调整。 较贵品牌的价格在一个月内从520元/克左右降至480元/克左右,价格实惠。 部分品牌的价格也从445元/克左右下降至415元/克左右。
“一般来说,珠宝系列的金价还是在400多元,经常有顾客问为什么和国际金价还有这么大的差距。” 上述销售人员提到,毕竟店面有加工、店面租金、人工等费用。 而且,这些首饰之前都是花高价收购的,不可能亏本出售。
“现在互联网发达,信息更新很快,消费者可以看到金价的实时波动。但线下实体店即使知道价格下调了,也不可能立即调整。存在滞后性。”至少还有十天左右,只有金价稳定下来,他们才能考虑降价。” 于先生还提到,黄金价格的波动可能在回收市场更为明显。
“比如6月份,有客户向我询问黄金回收的情况,当时的价格在390元/克左右,客户本想等到看到400元/克再卖,但现在已经降了近30元。” “一个月就卖了200多克黄金,少卖了近6000元。”余先生说。
北京一家黄金珠宝店。中新网左玉坤摄
银行收紧贵金属业务
金价走软,不少消费者急于采取行动。 但银行方面,有消息称贵金属业务正在不断收紧,甚至逐渐退出。
7月15日,工商银行发布通知称,自8月15日8点起暂停黄金、账户白银开户交易。客户已下单且未完成的开仓指令将自动失效。持仓客户的余额将被暂停。 仓库交易不受影响。
这是自7月份以来工商银行第二次收紧贵金属业务。 此外,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收紧了贵金属业务,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年内也做出了调整。
长期购买工商银行“如意金”积存产品的消费者小刘告诉记者,得知消息后,她立即咨询了自己的客户经理。 回复是该账户的金银业务开户交易被暂停。 对于个人Backlog业务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我确实听一位买黄金的朋友说,有些地方贵金属相关业务是不能开新账户的,或者步骤比较麻烦。” 小刘说道。
贵金属市场波动和金银价格下跌是银行收紧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的主要原因。 他们也向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当前贵金属市场风险较高。
“近期受国际因素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市场风险明显加剧。” 上海黄金交易所近日也发布通知,要求各会员单位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详细的风险应急预案,提醒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但事实上,银行收紧此类业务并不仅仅是因为本轮黄金波动。 紧缩动作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银行开始逐步收紧甚至退出具有杠杆属性的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20多家银行暂停贵金属相关业务新开户申请。
现在是采取行动的好时机吗?
对于金价下一步走势,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目前贵金属市场面临波动性加大、市场可预测性降低、潜在风险加大的复杂环境,特别是一些带有杠杆的交易品种。
当地时间13日,美国刚刚公布的6月CPI数据显示,同比上涨9.1%,再创新高。 在通胀持续以及美联储将全力加息的预期下,市场对黄金走势并不乐观。
“我们对持续下跌还是比较乐观的。全球范围内黄金的避险属性确实在下降,一些焦急的同行甚至开始预测会跌至350元/克。” 余先生也相信。
关于消费投资需求,于先生提到,一般来说,每年的第三季度是黄金消费淡季,价格可以相对较低。 再加上最近的金价走势,如果你有购买黄金首饰的计划,或者有结婚等黄金需求的朋友,可以购买你喜欢的款式。
“但如果单纯因为金价下跌而想买,还是要谨慎。如果一定要买,建议买金条或金片。” 于先生提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姜瀚也认为,虽然国际金价持续下跌,但与前期价格相比,目前国际金价实际上仍处于较高位置。
“老百姓购买的实物黄金,会有各种手续费和人工成本,即使未来金价大幅上涨,也不一定能通过清算实物黄金来赚钱。对于老百姓来说,没有必要购买大量实物黄金只是因为他们想投资。” 江寒心想。
“个人投资者如参与外汇产品、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应及时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适当调整投资头寸,更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 招商联首席金融研究员董希淼提醒,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价格不是只涨不跌,不是静态的避险工具。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