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摘要

2024-01-24 12:03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发展简析》一文是对我国证券市场现状的分析。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生力军日益重要; 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各项政策措施还不充分协调,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一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如何保证证券市场更快更好健康稳定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证券市场; 产品创新; 风险控制; 金融监管 CLC 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21.01.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2101-71-02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金融市场变得更加融合的。 2021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今的金融市场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生力军,在全球金融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证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 而我国证券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何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一、证券市场的定义 证券市场是指证券发行、流通的市场。 其交易工具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证券及其他衍生证券。

它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 该市场的主要主体包括证券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交易场所以及自律组织和监管机构等[1]。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近20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产品创新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日益向非实体经济倾斜,资本流动规模扩大急剧地。 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全球“流动性过剩”、“货币过度追求相对不足的金融产品”时代背景下[2]。截至2021年12月21日,我国证券市场共有2453家上市公司。 A股、B股上市公司10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70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355家。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社保基金、QFII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有限的投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投资需求。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证券市场规模小,交易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 在发达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元化趋势。 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国际市场上80%以上的金融衍生品已被其采用; 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货、期权、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此类衍生品的交易数量很可能超过现货市场。

相比之下,我国内地证券市场的交易品种略显单薄,有必要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等交易品种。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对于稳定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二是上市公司问题较多,竞争力不强,持续盈利能力较弱。 目前,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纷纷亏损。 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会计年度经常出现亏损,这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上市公司的包装。 各种问题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三是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有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已涉及承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咨询等领域。其他内容,但与外资投行服务相比,仍存在重大功能缺陷。 四是法律法规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规定》、《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但证券交易的基本规定《证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证券法规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方面无法遵循。 此外,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违规、不规范行为频发。 已经发生了。 五是受“政策行情”影响,波动幅度较大。

资本市场作为投融资场所,天然具有逐利性、专业性、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其巨大而直接的经济利益很容易诱发市场参与者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违法失信行为[3]。 我国的各项政策发布,包括产业政策、政策政策等,往往会引发证券市场的涨跌,加大证券市场的波动性。 由于我国的政策公布具有随意性,因此更难以预测,对投资者和市场的心理影响也更大。 二、完善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的建议和对策:一是市场监管,优化公司上市流程,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公司上市,扩大投资者的选择范围。 二是严格审核上市公司各项指标,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前控制上市后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 完善退市制度,提高优胜劣汰,及时淘汰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垃圾股”。 三是提高证券中介公司创新能力,丰富创新品种,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近年来证券公司的创新突出反映了目前证券公司产品相对同质化、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问题。 这就需要提高券商等中介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其他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上市公司质量,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各方面有效监管,最大程度降低风险[4]。 证券市场是一个高度信用的市场。 只有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各个交易环节,才能保证交易活动的安全可靠,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降低证券交易风险,使证券交易活动更加安全、可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应尽快制定《证券法》及其配套法规和制度,使证券交易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第五,有效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功能,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综合调控流动性,从宏观和基本面引导市场合理发展[5]。 2、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提高投资者的专业水平,避免出现“羊群效应”和从众心理,形成更加理性的投资风格。 3、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市场规模将变得更大、更多层次。 随着人民币国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减少国际资本的冲击,扩大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必须全力推动优秀中小企业上市,改变目前的中小企业结构。证券市场。 在投资规模、投资品种、投资渠道等方面丰富投资层次,逐步满足大客户、中小客户的投资需求,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 二是机构队伍不断扩大,证券市场更加开放,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更加紧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主要投资结构中的比重持续增加,投资者已成为法人,机构化已成为国际证券市场的一大发展趋势。

在国外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券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QFII等相继进入证券市场,进入规模逐步加大,形成了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体; 随后,机构投资者逐渐取代散户投资者。 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机构开始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并逐渐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机构力量。 这三种证券的类型更加多样化。 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机构投资者利用自身资金、信息和研究能力,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 出于投资组合、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需要,机构投资者积极呼吁和推动我国股指期货及相关衍生品的设计,有效推动了市场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极大丰富了我国证券品种。 四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凸显,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和国内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放缓,与金融业改革相互负责。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将更加巨大[6]。 总之,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我国证券市场走在国际市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