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黄剑辉应习文刘杰:购买力平价因素将主导作用

2024-01-24 08:01

人民币美评价格_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_购买力平价美元汇率

黄建辉

人民币美评价格_购买力平价美元汇率_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

应熙文

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_人民币美评价格_购买力平价美元汇率

刘杰

□黄建辉 应希文 刘杰

■预计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下行空间不大。 中长期来看,决定汇率走势的根本因素仍然是货币的购买力。 购买力平价(PPP)汇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持续趋同是长期主导因素。 这意味着5-10年内,购买力平价因素将发挥主导作用。

■建议树立“立国立足实体经济,货币相对强势有利于强国富民”的理念,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落实力度,大力发展二是以“一带一路”和加入SDR为契机,创造更广泛的跨境使用需求增强人民币资产在境外市场的配置需求,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三是保持中美利差基本稳定,避免“大水漫灌”式总量宽松政策,保持外汇储备合理稳定规模,更加注重外汇多元化配置储备资产。

随着英国意外“脱欧”和美联储加息进程摇摆不定,全球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显着增加。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 国际收支结束了“双顺差”格局,实现内外平衡更加困难。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 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灵活性显着增强。 今天,是“8·11”汇改一周年。 我们回顾了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试图从经济增长、中美利差和货币政策、购买力平价、汇率预期、地缘政治和汇率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六大决定因素:预测人民币兑美元短、中、长期走势的分析框架。

“8·11”汇改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普遍贬值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呈现贬值趋势。 截至2016年8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跌5,432bp(约贬值8.16%),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下跌4,522bp(约贬值6.79%) ,人民币兑美元离岸汇率下跌4,527bp(约贬值6.79%)。 )。 分时段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一次性调整。 8月11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298,较上一交易日中间价下跌1.82%。 随后两天,央行再次下调中间价,分别下调1,008bp和704bp。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贬值达到4.45%,形成明显且陡峭的线性“断崖”。

第二阶段:市场贬值预期增强,央行干预维持汇率稳定。 随着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开始显现,在岸和离岸汇率差距一度扩大至1,130bp。 为此,央行通过国有银行在在岸和离岸市场出售美元来干预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于2015年8月底逐渐企稳,并持续至10月底,在岸、离岸汇率逐步收窄。 央行干预导致8月至10月我国外汇储备累计消耗1258亿美元。

第三阶段: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持续下跌,央行多方面稳定预期,外汇储备消耗加速。 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加入SDR的好处得以实现以及美联储开始加息,人民币汇率再次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分别下跌2483bp、2494bp和2685bp。 在岸和离岸汇率差距大幅扩大,一度高达1384bp。 为此,央行一是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引导和管理市场汇率预期; 二是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明显收紧,套利成本增加。 三是为部分境内银行降低短期跨境人民币汇率提供窗口指导。 四是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引导市场改变以往关注人民币兑美元的习惯,从而缓解贬值预期。 在多项政策支撑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反弹。 截至春节前夕,在岸离岸汇率大幅收窄至400bp。 在此期间,央行干预的成本也达到了顶峰。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三个月,外汇储备累计消耗2946亿美元。

第四阶段:春节过后,美元指数开始走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双向浮动走势,波动幅度明显加大。 2016年3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软,为人民币汇率企稳提供了难得的窗口。 在此期间,央行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力度,更加注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度,通过与市场及时沟通增强预期管理能力。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呈现双向浮动走势,在岸、离岸汇价差距持续缩小,基本稳定在150bp以内。 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呈现月度正增长,央行开始公布以SDR计价的外汇储备数据。

第五阶段:2016年5月至6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波动贬值。 受避险情绪和美联储夏季加息预期重燃影响,美元大幅反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呈现震荡下行走势。 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 在此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除英国脱欧公投期间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主要呈现小幅缓慢贬值趋势,而非快速大幅贬值。折旧; 第二,虽然在岸和离岸汇率差较前一阶段有所扩大,但较前两个贬值阶段明显缩小。 即使在英国脱欧公投期间,最大汇差也仅略高于400bp; 三是外汇储备损失较小。 5月和6月仅消耗145亿美元。

第六阶段:7月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反弹。 7月6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68-6.70区间小幅波动,7月19日开始反弹,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66附近。 最新公布的7月份外汇储备仅小幅下降41亿美元。

从一篮子货币来看,“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持续缓慢贬值。 一是“8·11”汇改至2015年底,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基本稳定。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增强,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汇率指数较10月小幅回升,但延续了2016年初的走势。 二是CFETS及参考BIS、SDR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延续缓慢震荡下行走势,分别由期末的102.93、103.50、101.56回落。从2015年11月的94.72、2016年8月的95.37和95.72分别下跌7.98%。 、7.86%和5.75%。

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

将呈现双向波浪走势

首先,从国际收支来看,我国已进入经常项目顺差、金融资本项目逆差的总体平衡格局。 从2015年开始,我国金融资本项目转为净流出,国际收支由此前的“双顺差”转变为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逆差。 最新公布的二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987亿美元,其中货物顺差2290亿美元,服务业逆差1169亿美元元,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逆差134亿元。 金融项目(不含储备)赤字2172亿美元,其中二季度赤字939亿美元,高于“8·11”汇改(三、四季度)以来前两季度2015 年两个季度的赤字分别为 1,626 亿美元和 1,659 亿美元)。 亿)大幅萎缩,反映出金融项目赤字正在缩小。 上半年储备资产减少1578亿美元,其中二季度仅减少345亿美元。 从趋势看,随着人民币贬值压力释放、贬值预期减弱,金融项目赤字大于经常项目顺差的局面正在改善,我国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二是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下降。 美联储年内加息概率较低,中美利差缩小空间有限。 2016年上半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表现稳定。 中央领导和央行均强调要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洪水式”总量宽松可能难以再现。 尽管美国二季度GDP不及预期,但消费、工业、房地产等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就业市场波动较大。 货币政策方面,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今年加息的概率依然较低。 综合来看,未来中美利差可能略有缩小,但空间有限。

三是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减弱,恐慌情绪较年初有所缓解。 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前期持续波动后出现下行走势。 目前已经触底,并呈现小幅回升趋势。 考虑到美联储9月加息基本无望,加上G20峰会即将召开以及人民币10月正式加入SDR,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将基本保持稳定走势。

四是英国脱欧“黑天鹅”余波尚未消除,欧洲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全球金融市场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 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英国脱欧的后续影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特雷莎·梅上台后英国国内政策的走向以及何时推出等。 《里斯本条约》第五十条、英国脱欧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中英、中欧贸易发展等,下半年国际金融市场预计将持续动荡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大。 同时,欧洲银行业危机的影响未来可能继续发酵,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将影响欧元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由此引发的新一轮恐慌可能会加剧风险厌恶情绪,从而加剧风险厌恶情绪。 引发全球资产配置调整也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影响。

五是人民币中间价的规律性和透明度显着提高。 央行减少干预、增加汇率灵活性已是大势所趋。 2016年春节后,央行减少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人民币中间价变动遵循“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定价机制。 规律性和透明度显着提高,提高了央行汇率政策的可信度。 对稳定市场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预计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但下行空间不大。 维持在6.6-6.8区间,兑一篮子货币整体保持稳定。

中长期来看,人民币仍将恢复升势

中长期来看,决定汇率走势的根本因素仍然是货币的购买力。 购买力平价(PPP)源自“等价交换”这个简单的道理。 它是判断币值和汇率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 它体现了货币最基本的功能,即价值规模和交换功能。 当然,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日益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狭义的购买力平价(仅考虑普通商品和服务)并不能充分反映汇率因素。 因此,运用综合评估投资产品(房地产、金融资产等)的广义货币购买力平价体系应该成为分析中长期汇率走势的基础。

通过分析世界银行牵头的ICP(国际比较计划)项目计算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并考虑中国和美国投资产品(主要是房地产)的估值,我们认为PPP汇率人民币实际汇率持续逼近。 长期主导因素。 这意味着5-10年内,购买力平价因素将发挥主导作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进入5-6区间。

当然,上述预测是基于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经济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能够分别保持6.5%和6%的平均经济增速,因为经济增长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次决定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是渐进的,这意味着短期内经常项目仍会上升。要发挥引领作用,交易所利率很难受到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和流出的影响;第三,全球贸易恢复温和增长,美元强势周期结束,美元出口继续为世界提供流动性。 ”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在长期赤字下通过持续贬值为国际贸易增长提供了流动性。从历史角度看,当前美元高位和国际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不会得到缓解。一个长期趋势。

政策建议

一要树立“立国立足实体经济,货币相对坚挺有利于强国富民”的理念,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落实力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着力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动力,为人民币强势地位提供支撑。

二是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加入SDR为契机,创造更广泛的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增强海外市场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

三是参考德国模式。 一方面,进一步增强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保持经常项目顺差。 另一方面,加快“一带一路”战略和企业“走出去”步伐,通过资本输出平衡经常项目顺差。 。

四是保持中美利差基本稳定,避免“大水漫灌”式总量宽松政策,同时保持外汇储备规模合理稳定,更加注重多元化配置外汇储备资产。

五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同时,要妥善处理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的关系,把握资本项目开放节奏。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