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赢家,这是全球对冲基金难以打破的魔咒。 想想曾经辉煌的长期管理资本公司被俄罗斯金融风暴吞没,再想想过去一年里“卖空之王”保尔森被国际金价暴跌折腾得遍体鳞伤。 有人处于尴尬的境地……有人蒙羞,有人身无分文。 与他们相比,威廉·艾克曼是幸运的。 在康宝莱多空大战中遭受挫折后,艾克曼决心继续与他所谓的“传销骗局”公司斗争到底。
高调卖空
康宝莱于 1980 年由 Mark Hughes 在洛杉矶创立,专注于营养补充剂,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营养和体重管理公司。 1997年,康宝莱进入中国投资,随后在苏州建立了生产基地。 其在中国生产和销售30多种产品,包括蛋白质混合饮料、体重控制产品、各类营养保健品、个人护理品等。 根据公司愿景,到2020年,康宝莱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直销公司。
威廉·艾克曼从2012年底开始攻击康宝莱。当年年底,艾克曼在纽约的新闻发布会上雄辩地发表了讲话。 艾克曼认为,康宝莱是一家彻头彻尾的“传销骗局”公司。 他本人预测康宝莱的股价将跌至零。 艾克曼和他所控制的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 LP)的分析师也进行了长篇幻灯片演示,展示康宝莱如何实施“传销”。
艾克曼等做空者主要质疑康宝莱的销售体系以及相应的奖励体系。 据他们描述,作为一家直销公司,康宝莱销售人员可以以折扣价购买公司产品,并根据自己和“下线”的销售业绩赚取佣金。 鉴于只有不到 1% 的经销商年收入超过 25,000 美元,艾克曼和其他卖空者认为,只有销售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才能实现销售,世界其他地方永远无法获胜在这场财富游戏中。 “跑龙套”。
艾克曼旗下的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潘兴广场”)在其高调出击后,为康宝莱建立了高达10亿美元的空头头寸。 艾克曼的怀疑态度很快吸引了盟友。 对冲基金“绿光资本”经理大卫·艾因霍恩随后跟进,认为康宝莱的多层次营销体系确实存在问题。
康宝莱强烈否认艾克曼的攻击,并坚称其多层次营销的商业模式是合法的,与其他直销公司没有什么不同。 据报道,康宝莱还在公司网站上发表文章称,其73%的卖家加入了销售网络,因为他们或他们的家人可以获得批发价购买他们消费的产品。 该公司拥有超过434,000名卖家(相当于总数的10%)。 88%)过去一年没有从公司获得佣金或佣金收入。
双方互相批评,并引入独立的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成为2013年初华尔街的一大看点。
统计显示,康宝莱2013年在华盛顿的游说费用达到134万美元(截至2013年10月28日),为近年来最高,大大超过其竞争对手安利(33万美元),甚至潘兴广场。 游说费的10倍。 就连消息灵通的艾克曼也感叹,康宝莱的反应在企业抵制卖空行为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就像国会使用的武力一样”。
巅峰对决
就在艾克曼大举做空康宝莱,导致其股价暴跌后,华尔街的一些金融巨头就嗅到了令人窒息的血腥味。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巨头并没有跟他做空。 他们一前一后地长出,开始互相对战。
与他针锋相对的是一群七十多岁的老朋友。 但这些七十多岁的华尔街大亨就像《敢死队》中的史泰龙团队,或者《赤焰》中的威利斯团队。 正值巅峰的艾克曼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77岁的卡尔·伊坎是第一个支持康宝莱的人,其次是79岁的斯蒂利奇和83岁的乔治·索罗斯。
顺便说一句,亿万富翁卡尔·伊坎也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 这位70多岁的老人有很多绰号,比如“投机王”、“华尔街激进分子”、“企业掠夺者”等等。 纵观个人履历,伊坎曾在军队服役,继承了犹太人与生俱来的商业智慧。 他在华尔街捕捉猎物时准确无情。 他接触过的公司横跨能源、烟草、文化和 IT 领域。 在工业等诸多领域,知名的狮门影业、雅虎、摩托罗拉等都曾与之竞争。 不久前,伊坎与戴尔就私有化问题卷入了一场争斗。
从风格上来说,伊坎和艾克曼都是所谓的激进投资者,他们的投资方式也很相似。 例如,他们首先大量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以获得董事会席位,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然后寻找套现获利的机会等。
除了这个“同性排斥”因素之外,两人早在10年前就已经发生过恋情。 当时,艾克曼管理着一家名为 Gotham Partners 的对冲基金。 他与伊坎因房地产公司交易发生纠纷。 经过八年的马拉松式诉讼后,美国地方法院做出了对艾克曼和伊坎有利的裁决。 总共向前者支付了450万美元。
套用说书里的一句俗话,君子报仇,什么时候都不晚。 伊坎看到了艾克曼做空康宝莱的机会,准备反击。
2013年1月,伊坎向彭博社公开表示,他根本不喜欢艾克曼,“如果你想做空,就做吧。如果股价下跌,你就会获利。你不需要跳出来并大言不惭地告诉他。” 这世界上的公司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如果你要这么做,你还不如加入SEC。”在媒体面前,伊坎从不掩饰自己对艾克曼的不满。“我不喜欢他做事的方式,”伊坎说。“我不喜欢他做事的方式。”我不喜欢那个人,我也不尊重他。 我和他做过生意,但他一点也不坦诚。”伊坎还表示,即使他们是朋友,也不会再和他投资了,因为艾克曼冒了极大的风险。
另一位华尔街大亨丹·劳伯带头做多康宝莱后,伊坎于2013年3月1日买入超过1100万股。截至5月7日,伊坎持有康宝莱1697万股,约占公司股份的16.5%。股份总数,使他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这意味着伊坎成为了轧空阵营的领袖。
在康宝莱问题上,双方最激烈的交锋发生在CNBC的电视直播节目中。 《快钱中场报道》主持人连线两人进行直播。 结果两人就按捺不住怒火,在空中互相破口大骂。 伊坎上前说艾克曼是个骗子,他在华尔街的名声很糟糕。 他还表示,他厌倦了自己的表现。 “艾克曼就像学校操场上一个哭泣的孩子。”
艾克曼也毫不屈服,发起各种尖锐的言辞反击。
整个华尔街都为此兴奋不已,交易员们也放下手中的工作,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代人才互相骂骂咧咧。 一位名叫埃里克·杰克逊(Eric Jackson)的对冲经理在推特上写道:“我一生中永远不会删除今天的艾克曼和伊坎的剧集。我希望我的后代能够看到它所发生的一切。”
金融巨头索罗斯旗下的基金随后也加入了多头阵营,给了艾克曼又一次沉重打击。 2013年夏天,索罗斯购买了康宝莱约5%的股票,当天,康宝莱的股价就飙升了9%。 有报道称,索罗斯在购买康宝莱股票时表示,“阿克曼押错了赌注”。
作为报复,在索罗斯加入康宝莱的长期阵营后,艾克曼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关于索罗斯大量持有康宝莱股票的监管投诉文件,指责索罗斯从事内幕交易,并准备收购计划康宝莱5%的股份被披露给其他对冲基金,目的是引导这些基金效仿。
随后康宝莱股价的上涨带来了套利利润。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并没有保持沉默,称其撤回对艾克曼基金的所有投资的原因只有一个:回报不佳。
不改变初心
康宝莱公布的利好财报也为公司股价打造了坚实的盾牌,让艾克曼无计可施。
财报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季度,康宝莱净销售额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该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1.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年增长36%。 。 财报还显示,除亚太地区外,六大市场(北美、亚太、欧洲、墨西哥、南美、中美洲、中国)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增长最快的市场是中国市场,增长率达71%; 其次是南美洲和中美洲,增长率为32%。 为此,康宝莱上调了全年盈利预期,预计2013年每股收益将达到5.19美元至5.23美元,而此前的预测为每股4.83美元至4.95美元。
艾克曼发起卖空活动一年后,康宝莱股价在经历最初的暴跌后逐渐强劲上涨。 201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康宝莱股价报收于每股78.16美元,同比涨幅超过115%。
艾克曼不能向伊坎和索罗斯认输,但他不得不向市场低头。 艾克曼表示,潘兴广场对康宝莱的空头头寸缩水了40%以上,并被长期衍生品头寸取代,其中大部分是空头期权。 艾克曼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承认,他在康宝莱上损失了 4 亿至 5 亿美元。
不过,艾克曼并不打算就此止步,而是会继续做空,用他自己的话说,直到“世界尽头”。 艾克曼在去年底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他将很快公布对康宝莱的调查结果。 目前,他仅向相关监管部门通报了相关信息。 艾克曼表示,未来他将重点分析康宝莱的三大收入来源:基于互联网的拓展营销、营养俱乐部和康宝莱的中国业务。
“我们仍然相信,继续做空康宝莱的策略是正确的。” 艾克曼说道。
康宝莱比以前自信多了。 有报道援引康宝莱发言人的话说,经过一年的无端指责和遭受投资损失,艾克曼先生唯一能证明的就是他对消费品领域的无知。 。 伊坎评论道:“在我看来,艾克曼所说的关于康宝莱的一切只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的粗俗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