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周小川:“GDP平减指数”是个很常用的词汇

2024-04-08 09:02

经济观察网记者 胡群

3月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国家外汇管理局副行长兼局长潘功胜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 周小川和易纲分别谈到了“GDP平减指数”。 作为非经济学家,这个术语可能比较陌生:“GDP”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术语,但“GDP平减指数”却比较少见。

发布会上,易纲表示,“我们监测到去年底贷款利率同比上涨0.4个百分点。 去年物价CPI为1.6,PPI为6.3。 GDP平减指数大概就是CPI和PPI的加权权重。 平均的。”

周小川在回答有关M2指标的问题时提到了GDP平减指数。 原文是,“由于M2指标的口径总是在变化,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产品在不断变化,所以M2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货币衡量标准。 它是放松和收紧政策的工具。 但既然问了这个问题,假设M2的口径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们怎么看? 如果M2和名义GDP的增速基本一致,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看,既不宽松也不紧缩,而名义GDP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实际GDP加上GDP平减指数,也就是GDP根据价格进行调整。”

GDP 衡量经济体中所有市场的商品和服务总支出。 名义GDP和实际GDP都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名义GDP是按当前价格计算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量; 实际 GDP 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GDP平减指数仅反映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与基准年相比上涨了多少。 计算方法为当年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乘以100。

GDP平减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情况。 连续两年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以下方法计算:

第二年通胀率=(第二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X100%。

经济学家经常使用 GDP 平减指数来监测经济中的平均价格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 大多数普通人不知道 GDP 平减指数及其作为衡量价格变动的工具的用途。 他们更熟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购买的商品篮子。 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则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篮子包括家庭不购买的产品,例如公共汽车、地铁、发电厂等,并且该篮子仅包括国内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进口商品,例如国外生产的手机和服装。 此外,即使同一产品同时处于GDP平减指数篮子和CPI篮子中,权重也可能不同。 例如,虽然住房相关支出(包括租金、水电、家居装修等)都包含在两个篮子中,但它们在CPI构成中的权重较高。

另外,买房的支出不计入CPI。 GDP的计算方法中,买房算入投资,不算消费。

虽然两者都衡量通货膨胀率,但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但绝大多数时候,差异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