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调降232点至7.1002,降幅创2023年

2024-04-16 14:03

1月3日,美元人民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调232点至7.1002。 跌幅创2023年6月26日以来最大,也是新年以来首次下降。

这意味着逆周期因素调节可能已退出,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回归双向波动,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国际化、市场化进程。

市场人士指出,年初欧美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带动美元指数上涨,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短期压力。

市场人士表示,人民币中间价的汇率形成机制并非仅仅盯住美元,而是加大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即保持一篮子汇率的基本稳定。 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主基调。

2023年11月以来,美元指数快速下跌4.19%至102.2,非美货币纷纷升值。 CFETS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自11月以来未曾升值,反而贬值了1.9%。 央行今天将中间价贬值232个基点,实际上是央行在汇率形成机制框架内的操作。

2023年9月15日至11月15日,人民币中间价一度在7.17-7.18的极窄波动区间内波动。 相对较小的弹性并不是常态。 随着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改善,人民币汇率压力的减轻将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回归正常。

此外,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 2024年初降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可以避免单边升值预期。 也将帮助出口企业保持竞争力,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提振经济。 稳步康复。

人民币汇率短期内震荡盘整的可能性较大。

一德期货宏观策略部高级分析师车美超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1月2日,市场避险需求带动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对非美货币构成压力。 市场情绪促使做市商大幅降低报价。 直接带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回调。

此外,1月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全线下跌,表明短期资金面相对宽松,市场对国内央行一季度降息降准有预期,对汇率造成一定压力。 从技术面看,短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7.1-7.2区间波动的格局尚未被打破,人民币仍将在均衡水平上波动,不存在单边走势的可能性。暂且。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新年第一个交易日美元指数大涨0.91%。 由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的重要依据,1月3日中间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总体来看,近期人民币汇率主要与美元指数反向波动,波动幅度大致相同。 内部没有明显的升值或贬值动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英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近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基本徘徊在7.1左右。 人民币汇率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波动是正常的。 人民币汇率短期内震荡盘整的可能性较大。

2024年人民币汇率预计小幅波动走强

范若英指出,美元在2023年四季度经历了一段调整期,释放了市场的一些看空情绪。 短期内美元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仍需关注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动向以及美联储的表态。 长期来看,鉴于美国通胀持续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联储2024年货币政策重点或将由此前的“抑制通胀”转向“稳增长”,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2024年降息。随着市场升温,美元由强转弱的趋势相对确定,但美元的走势不会是线性的,更可能是波动和振荡。

王庆指出,展望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进程结束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开始降息,市场情绪正在逆转,美元指数有可能跌破美元指数。不排除第一节拿下100分的可能。 短期来看,人民币兑美元仍有一定升值潜力,有企稳于7.1以下区间的可能性。 CFETS等三大人民币篮子汇率指数更能反映人民币汇率真实水平,将保持稳定。

2024年,国内经济将进一步回归正常运行水平,人民币内部贬值压力趋于减弱。 此外,美元指数易跌难涨。 预计人民币将在6.8-7.2之间双向波动。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2023年小幅上涨。CFETS等三大人民币篮子汇率指数将继续保持稳定。 不过,在国内房地产行业明显呈现复苏趋势之前,2024年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可能性不大。

浦银国际报告指出,2024年,美元指数走弱、中美利差收窄以及中国经济复苏步入正轨,将推动人民币汇率温和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