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超过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到哪去了?

2024-05-08 12:03

内容摘要:

虽然外汇储备规模比上月底减少了187亿美元,但2024年1月央行仍然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32.193亿美元。我们超过3.2万亿美元的外汇去哪了储备金已投入? 央行减持美债是否意味着中国正在减持美元储备或美元资产? 中国外汇储备组合中美元资产持有量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应该扩大还是减少?

1、虽然外汇储备规模较上月末减少187亿美元,但2024年1月央行仍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32.193亿美元。

图片

进入2023年以来,Covid-19疫情防控结束后的经济复苏并不如预期。 此外,欧美去年一至三季度持续加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持续低位通胀转向通货紧缩。 随着央行强力调控措施的推进,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

多年来,央行积累了庞大的人民币保卫资金,其中包括约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但一些人认为中国需要减少外汇储备规模,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仍然很重要。

2月7日,春节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上月末下降187亿美元32.193亿美元,环比下降0.58%,同比增长1.1%。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在公告中解释称,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减少是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外汇储备32.193亿美元,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二、我们超过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投到了哪里?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介绍,在公布外汇储备规模时,从未透露央行将全球最大的超过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向了哪里。

但总体来说,从已经披露的一些数据来看,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是投资越来越多的黄金,另一个是投资越来越少但可能比例最大的美国国债。

图片

自2022年11月起,央行将连续15个月增持黄金。

2024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小幅下降,但当月继续增持黄金32万盎司。 2022年11月以来,中国黄金储备从6367万盎司,约1948.31吨,增加到2024年1月的7305万盎司,约2235.39吨,增长14.7%。 折算成美元,从2022年11月的1116.5亿美元增至1502.15亿美元,增长34.5%。 以美元计算的黄金增量高于以数量计算的黄金储备增量,因为其中包含了金价的变化。

图片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黄金现货价格,2022年11月末黄金为1752.7美元/盎司,2023年1月末为2053.25美元,15个月内上涨17.1%。 由于黄金数量增加14.7%和价格上涨17.1%,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储备仅增加了34.5%。

由此可以计算出,2024年1月黄金储备占央行外汇储备的比重为4.67%,较2022年11月的3.58%上升1.09个百分点。

但我们需要注意到,从历史上看,金价上涨与避险因素高度相关。 2022年2月的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和2023年10月的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战争推高了金价。 战争因素消退后,金价自然会向下调整。

央行有时增持美债,有时减持美债,但大趋势是从2015年开始大幅减持美债。

图片

但根据美国财政部每月发布的所有外债持有者数据,中国和日本历来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

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7820亿美元,较10月增加1.6%。 它仍然是美国第二大外国国债持有者,仅次于日本。 不过,这与2022年11月持有的10.808亿美元美债相比,大幅下降了27.6%。该资产占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储备的比重也从2022年11月的34.7%下降至24.3% %。 15个月内下降了10.4个百分点。

三、央行减持美债是否意味着中国正在减持美元储备或美元资产?

然而,将中国减持国债等同于中国减少美国债务或美元储备份额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除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之外,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还包括机构和私人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务。 因此,这个数据中只有一部分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购买外汇储备的数据。 但具体比例是多少,没有人知道。

图片

美国经济学家布拉德·W·塞策(Brad W. Setser)在2018年出版的《追踪货币和亚洲对全球经济的挑战》一书中,专门有一章讨论中国持有美国债券的问题。 研究。 他认为,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有一个单独的项目“其他国外资产”,而国际投资头寸中有一个特殊的项目“其他、其他、资产”,这使得央行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并不完整。 。 一方面,美国财政部宣布持有部分中国国债,由企业和个人持有。 另一方面,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一直保持着重要的机构投资组合和规模较大的美国股票账簿。 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储备并不相当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

图片

与此同时,事实上,截至2023年11月,中国投资者是美国公司债券的净买家和美国股票的净买家。

2023年美股表现良好,标普500指数上涨24.3%。

由于估值上升,11月底中资机构增持美国债券和政府机构债增至1.04万亿美元,增持企业债增至190亿美元,增持美股增至3075亿美元。

这意味着,截至2023年11月末,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证券资产13.667亿美元。

四、中国外汇储备组合中美元资产持有量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一直徘徊在3万亿美元左右。 2024年1月外汇储备较2014年峰值3.84万亿美元下降16.1%。

与此同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在2013年10月达到13167亿美元的峰值后开始下降。与10年前相比,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了4​​0.6%,投资组合占外汇储备的比重下降了10.2个百分点。

图片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一度让人民币贬值2%,助长人民币贬值预期。 当时估计用了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保卫人民币。

2023年下半年,有人猜测国家外汇管理局可能动用美元储备来捍卫人民币。 美联储一系列加息后,中美利差达到历史高位,人民币波动性急剧扩大。

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的加息缩表的货币紧缩周期,恰好处于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降息的货币扩张周期之中。中美关系持续扩大,人民币计价资产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功率下降。 2023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将高达9.5%。

中美贸易关系恶化也引发了对中国投资者美元资产敞口的担忧。

不过,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布拉德·塞瑟认为,中国的数据并不表明中国将在2023年7月至9月期间使用大量货币,因为人民币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其美元储备。

“过去六年中国外汇储备唯一有趣的变化是向机构的转变,”塞瑟在 10 月份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 他指的是美国联邦政府部门或政府资助企业发行的机构债券。

这导致中国小幅减持美国国债,但这也表明,将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等同于减少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或美元储备份额是错误的。

五、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应该扩大还是减少?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是金融界和中国网民争论的话题。

尽管地方政府债务水平高、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我们尚未找到新的增长引擎来替代出口,但政府越来越强调增加内需和自力更生。

图片

著名经济学家、前央行顾问余永定一直主张中国“有序”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投资。 他表示,外汇储备规模要减少,中国要摆脱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这也是一种预防措施。 衡量美国海外债务恶化可能性的指标。

图片

不过,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在2022年5月28日经济观察网发表的《需要精准调控外汇储备的基本问题》一文中指出,有人指责央行拥有过多的外汇储备,不仅使得人民币基础货币更多地依赖美元等外汇储备,容易导致货币政策自主权丧失、货币发行过多……而且还将面临巨大的外汇储备压力。一旦与美国及其盟国关系破裂,所有这些都将面临被冻结或没收的风险。

有人呼吁尽快将外汇储备削减至1.5万亿美元以下。 特别是要赶紧抛售持有的美债,收回美元储备,或者大量购买黄金运回国内,或者大量投资沿线友好国家。一带一路。 它可以帮助他们偿还外债,或者购买大量石油、天然气、矿产和粮食等战略物资运回国内储存。 他们还必须学习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卢布结算令,对中国商品出口发布人民币结算令,要求所有中国出口商品都以人民币结算。 结算,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减少新增外汇储备。

王永利认为,上述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 然而,这些说法忽视了央行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历史背景、外汇储备货币的选择以及主要存放在货币发行国的内涵。 其逻辑、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严格条件、大规模压缩外汇储备所需的市场条件等因素过于虚幻,严重脱离现实,容易产生误导。 一些基本问题需要厘清、准确把握。

王永利强调,外汇储备是重要的外部流动性缓冲,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 因此,无法确定一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 外汇储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郎认为,王永利对外汇储备的认识无疑是比较准确的。 作为一个仍然严重依赖进口、拥有全球最大制造能力的国家,短时间内改变经济结构并不容易。 特别是,我们每年服务贸易逆差约1700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8.2亿美元。 万亿美元,2023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达到2.56万亿美元。 这些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支持。

虽然就外汇储备规模而言,并非越大越好。 然而,对中国来说,拥有与商品、服务进口和外国投资相匹配的相当规模的外汇储备仍然很重要,因为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储备货币,经济还无法摆脱人民币的束缚。对外部需求的依赖。

在谈到外汇储备时,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外汇储备是重要的外部流动性缓冲,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 它们可以显着降低货币危机的风险,并且是金融稳定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