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述分配及转让没有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故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00+800=2000。 盈余公积、股票股利、资本转增都属于所有者权益,因此,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票股利、资本公积金,都是所有者权益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动。 它们没有影响,也不会产生变化。 结果是2000。
首先,盈余公积金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 提取盈余公积金仅增加盈余公积金,减少利润分配。 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和减少,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动。 其次,分配的是股票股利。 这不是现金股利。 股票股利只是股份数量的变化,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 如果分配现金股利,现金流出公司,所有者权益将会减少。
盈余公积:各项累计资金。 盈余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
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保留在企业内部、用于特定用途而形成的收入积累。 盈余公积金按用途不同分为公益性基金和一般盈余公积金两类。 公益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理发店等。旧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法人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取法定公益金。税率为税后利润的5%至10%。 2006年新《公司法》仅要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法定公益金”的规定全部取消。 法人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按规定比例从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中提取10%。 根据《企业所得税》规定,以前年度(5年内)的亏损可以用税前利润弥补,第六年起只能用税后利润弥补。
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50%时,不再提取。 计算法定盈余公积金基数时,不包括年初未分配利润。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增加资本(或股本)、发行新股等。
股票股利也称为“股票股利”。 股份公司以股票形式向股东支付的股利。 公司在发放股票股利时,通常将股东应得的股利转增资本,发行等值的新股,并按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分配。 一般来说,普通股股东分配为普通股,优先股股东分配为优先股。 这样,股东在公司的股份结构和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但股份数量有所增加。 股票股利的计算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10%、20%等,表示每股可分配的新股比例。 计算结果不足一股的,可以将碎股折成现金分配给股东,也可以将碎股一起出售,将所得收益分配给碎股股东。 分配股票股利的条件:公司必须有可供分配的利润,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并必须符合发行新股的相关规定。 由于股票交易价格通常高于面值,对于股东来说,分配股票股利可能比现金股利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 但分配过多的股票股利会增加股票总数,影响公司未来的每股股价。 股息水平和股票市场价格不利于改善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增加营运资金。
净利润是指公司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净额,即公司的税后利润。 所得税是指对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计算缴纳给国家的税款。 它是企业利润总额中的扣除项目。 是指公司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留存的利润。 通常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 净利润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二是所得税费用。